2016年5月18日,瑞豐光電投資20億元led擴產暨新能源項目在義烏工業園區開工建設。義烏市長林毅宣布項目開工,義烏市領導葛國慶、王清池、王新鋒、龔有群等參加開工儀式。
自2014年以來,我國led產業持續擴產成為一種常態。然而,隨著產能不斷釋放,led產品價格出現大幅度的下滑,導致企業在低價中競爭。雖然led產品價格探底,但仍然有不少led企業堅持擴產,導致行業“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極度惡化,一時之間成為led企業**難逃避的話題。
2016年,led行業景氣度有所提升,一場沒有預兆的漲價潮敲響了價格變動的鐘聲,原材料的漲價,led芯片、封裝及下游應用端價格的上漲,給整個行業帶來了新的希望。隨著行業景氣復蘇,三安光電、華燦光電、國星光電、木林森等led行業大佬們加速擴產。然而,在擴產伴隨著提價情況之下,led行業未來將會是怎樣?在擴產提價的道路上led行業大佬們究竟在玩什么花樣?而中小led企業在這次擴產漲價潮中又將走向何方?
led行業大佬頻頻擴產
艾立特10億led封裝項目正式投產
2017年1月9日,江西艾立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開業慶典儀式在南昌市青山湖昌東工業區光電產業園隆重舉行,據了解到,江西艾立特屬“南昌光谷”青山湖區led產業招商項目之一,2016年9月落戶,2017年1月正式投產,從落戶至投產僅歷時4個月。
據了解,艾立特光電一期項目已經正式投產,主要產品有:2835、5630、3030、5050、cob、csp、及光源模組產品,2017和2018年還將陸續上optocoupler光電耦合器條封裝生產線。在未來二、三期項目的建設上,艾立特光電將重點發展中韓合資的csp項目、1010小間距燈珠和小間距0404及模組項目以及高端燈具照明和led燈帶項目,屆時將引進中韓美博士,以及臺灣管理團隊和技術。結合csp、小間距、optocoupler光電耦合器,艾立特未來將創造20億業績輝煌。
國星光電led項目多次擴產
2016年10月11日,國星光電公告稱擬投入不超過4億元進行公司封裝項目的擴產,此次擴產項目建設周期為2016年12月到2017年6月。這是國星光電自2015年11月份以來第三次擴產。據了解,這輪項目將用于國星光電白光、rgb封裝及組件的擴產,rgb產品類別包括戶內與小間距。
2015年11月,當時國星光電連發3條公告,分別涉及對兩個子公司增資及擴產,稱以不超過4億元自有資金投資公司封裝項目擴產,設備預計于2016年3月前陸續購置完成、安裝調試并投產運行。
2016年4月,國星光電再度公告稱擴產,擬投入不超過2.4億元用于公司封裝和組件項目的擴產,擴產項目建設周期為2016年5月~2016年12月。
**次擴產出現在國星光電董事會決議公告內容里,對擴產背景的描述是“根據公司的戰略發展規劃,并充分調研市場需求”;而2016年的兩個公告里,國星光電開始用“緩解產能不足的問題(情況)”來解釋擴產行為。
國星光電董秘辦人士表示,前兩輪擴產已經實現40%以上的產能提升,伴隨led產品的進一步普及與市場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公司產品訂單的需求量持續飽滿。
鴻利光電led產業基地正式投產
2016年7月22日,鴻利光電led產業基地在南昌臨空經濟區正式投產。據介紹,江西鴻利光電工業園一期項目總投資10.09億元人民幣,是集團**大的led生產基地,配套**的led生產設備,預計**期的led封裝月產能年底將達1000kk。園區內設有辦公大樓區、生產廠房功能區、多功能生活區、led科普博物館(發光二極館)。
2014年8月,鴻利光電led產業基地項目正式入駐南昌臨空經濟區。項目主要生產功率型引線支架、照明白光封裝、應用照明燈具等,應用范圍包括通用照明、背光源、汽車信號/照明、特殊照明、顯示屏等領域。經過近兩年的建設,項目于7月21日正式開業投產,2016年年底月產能達10億顆,達產后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億元。
木林森募資超23億元,押注led照明與封裝項目
5月26日,木林森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暨上市公告書》,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為83,827,918股,發行價格為28.01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為2,348,019,983.18元,募集資金凈額為2,315,739,.00元,發行對象均以現金認購本次發行的新股。
據了解,木林森本次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小欖smd led封裝技改項目、吉安smd led封裝一期建設項目和新余led應用照明一期建設項目3個項目。
其中小欖smd led封裝技改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6.16億元,吉安smd led封裝一期建設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9.43億元,另外7.57億元募集資金則投入新余led應用照明一期建設項目。
瑞豐光電led擴產項目開工
2016年5月18日,瑞豐光電投資20億元led擴產暨新能源項目在義烏工業園區開工建設。義烏市長林毅宣布項目開工,義烏市領導葛國慶、王清池、王新鋒、龔有群等參加開工儀式。
瑞豐光電是浙江省重大產業示范類項目,也是全球led光源核心企業之一。瑞豐光電led擴產及新能源項目用地198畝,分兩期5年建設,主要建設led封裝測試的生產制造基地和國內先進的新能源項目,項目在2021年達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40億元以上。
該項目從正式簽約到落地開工僅用了3個月時間,建成后將極大提升瑞豐光電規模和市場核心競爭力,對義烏工業園區而言是一個嶄新的開始,也是爭創省級光源科技特色小鎮的重要一步,對園區集聚發展led產業鏈,打造產業鏈完整的國際**led產業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對義烏市制造業轉型升級將起到重要的引領、示范和帶動作用。
德豪潤達募資20億元用于led倒裝芯片及封裝項目
2016年4月14日,德豪潤達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5.43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不超過3.68億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0億元。募集資金中,15億元用于led倒裝芯片項目,5億元用于led芯片級封裝項目。
德豪潤達表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均緊密圍繞公司主營業務和發展戰略。國內廠商led產業鏈的紛紛布局,暗示著未來led行業的競爭以產業鏈建設為核心,led產業整合勢在必行。本次募集資金項目達產后,公司產業鏈得到了升級、優化,為抓住led照明應用的風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公司本次募投項目為led倒裝芯片項目、led芯片級封裝項目,國內尚未大規模量產,募投項目的實施有利于led芯片、封裝的產業升級,進一步完善公司產業鏈結構。
廈門信達募資13億元,加快led封裝項目建設
2016年4月1號,廈門信達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啟動新一輪再融資,募集資金13億元用于電子信息板塊的安防服務技術平臺、led封裝及應用產品擴產等項目的建設,以實現公司光電產業轉型升級和應用領域的延伸,打造物聯網業務核心應用領域,加快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
2016年,廈門信達在光電板塊方面將大力推進顯屏封裝事業部、照明事業部兩大事業部發展。統籌規劃顯屏封裝板塊,統一布局廈門信達光電、廣東信達光電、深圳安普光與福建信達光電四大廠區,奠定顯示屏封裝行業地位。增加白光封裝產能,實現經營突破。強化照明板塊發展,有效整合道路照明與室內照明,加大研發力度,抓住機遇,強化自主市場拓展,建立銷售網絡和國際貿易渠道,提升盈利能力。做好募集資金投入的項目管理,確保新建生產線的順利投產,實現光電板塊業務的經營跨越。
三安光電募資35億元夯實led產業
2016年1月9日,三安光電發布公告稱,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核準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批復》(證監許可[2015]1829號)核準,本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155,930,697股,募集資金總額為3,509,999,989.47元,募集資金凈額為3,453,566,411.63元。其中,191,000萬元用于廈門三安光電有限公司(簡稱“廈門三安光電”)“廈門光電產業化(二期)項目”建設。
據了解,廈門光電產業化(二期)項目總投資364,510萬元,建設期24個月,主要從事led外延片及芯片的生產。該項目計劃新建兩條61.15萬片/條外延片生產線(以4寸片為當量產品計),并新建配套芯片生產線2套。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超高亮度led藍、綠光外延片122.30萬片(以4寸為當量產品計),芯片306.05億粒的生產能力。
除此之外,億光、東貝在2016年分別有一座新廠進入量產階段,億光銅鑼新廠以車用為主,在新廠加入之下,led元件產能估增25%;東貝也有一座led照明廠進入量產,東貝過去每月對晶電的晶片采購數量約萬顆,是晶電在臺灣**大的照明采購商。
...........
led產品價格上漲,廠商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除了擴產之外,漲價也是今年led產業的熱詞之一。2016年5月,晶電率先對部分芯片進行漲價處理,只是當時中國廠商并沒有跟隨,不過價格已經趨于穩定。9月,包括三安、同方、中科在內的中國芯片廠商,紛紛對小尺寸芯片價格作了漲價處理。小間距顯示屏市場需求旺盛,使得小尺寸顯示屏芯片需求量急劇上升,另外在照明領域,由于下游廠商對燈具高光效的追求,也使得小尺寸照明芯片需求量上漲。
目前led行業已經發起了多輪漲價潮。可謂是led產業鏈中能漲價的產品都選擇漲價,其中包括上游的芯片、支架、燈珠、晶片、包裝材料、鋁基板等原材料,中游的封裝企業以及下游的終端應用企業,眾多企業相繼對產品價格都進行了調整。從漲價潮中我們可以看出業者多將漲價原因歸屬于以下幾個方面:原材料上漲、人工成本上漲、價格合理回調。
此次擴產潮主要由大企業主導,包括三安光電、木林森、國星光電、歐普照明等大型led企業,產能規模不斷擴大,行業洗牌必將加速進行。小編認為,led行業將逐漸進入觸底反彈的階段,大廠的市占率將不斷擴大,議價能力會得到提升,盈利能力亦會逐步改善。
led企業大者恒大,中小企業路在何方?
目前,中國led產業已經進入成熟階段,而企業數量眾多、規模小、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企業匱乏,一直是中國led產業發展的痛點,如今,隨著行業的加速洗牌和變動,這一形勢正逐步得到改善,尤其在led中、上游領域表現的更為明顯,led芯片、封裝企業市場占有率迅速擴張,行業集中度提升。從現有的行業動態上來看,在大部分實力led企業擴產、漲價的前提下,led**企業將越做越強,小型企業逐漸被吞沒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行業集成化、規范化的模式也會成為必然之勢。
與led行業**企業相比,中小企業要想擴產就要付出較大的成本,加之原材料的漲價,這對中小企業形成了致命的沖擊。因此,在行業加速洗牌的情況下,led企業大者恒大的寡頭形式逐漸凸顯,未來,led企業將會迎來更大的競爭變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