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家居類目銷售額喜人。據不完全統計,林氏木業、全友家居、顧家家居、雅蘭、華日家居前五名的銷售額都破億。
雙11,家居類目銷售額喜人。據不完全統計,林氏木業、全友家居、顧家家居、雅蘭、華日家居前五名的銷售額都破億。在這個巨大銷量數字之下,隨著而來的退換貨、售后服務問題也為家居企業敲響著警鐘。
雙十一家居業真實銷量增幅不大
雙11前后的1個月,是電商客服們****忙碌的時期。作為主要和消費者在網上接觸的從業者,無數個電商客服讓“親”這個字成為親切的字眼,也是**能直接感知到電商真實銷量的一個群體。
小楊畢業后在順德一電商家居公司做起了客服,高額的工資讓她選擇了這份高強度的工作。看到公司在家居電商銷售額榜上有名,她也很自豪。不過這半個月,因為質量、售后安裝等問題,不少客戶申請退貨,她感覺之前如洪水般涌來的客單正在退去。事實上,家居行業退換貨已是常態,即便是一些**大品牌也屢次因為物流、安裝、質量等問題退貨率高居不下,有的企業雙11的退貨率甚至高達70%。
瘋狂背后 注水的銷售數據
一年一度的雙11,一天的銷售額超過實體店一年的銷售額,好看的數據背后,實則是屢見不鮮的注水手段。刷單、提價、囤單已經成為家居業內人士心知肚明的“潛規則”。早在“雙11”前一個多月,各大刷單聯盟就已經活躍在qq、yy工會及新浪微博等各個社交平臺,招聘兼職為“雙11”的大舉刷單做好準備。
據了解,這些刷單聯盟規模龐大、組織嚴密,刷手正式上崗前會經過專業培訓,對于瀏覽寶貝幾分鐘、至少瀏覽幾件寶貝、收藏店鋪紅包、與客服假聊等流程都有嚴格要求,刷出來的銷量和好評十分逼真。先提價再降價,甚至是“電商**”的低價產品,以此滿足普通消費者“占便宜”的心理;囤單,則是企業在一個月前就發動全國線下的店面把單子囤起來,統一在11月11日這一天通過網上下訂單,并承諾給出的價格更便宜,可謂是積累一年的量只為這一天。
銷售額已經成為“營銷”手段之一
銷售額數據失真已經成為常態。“不刷單等死,刷單找死。”在行業不景氣、電商“低價為王”、原材料等各種成本上漲的種種困境中,“雙11”所能給家居企業帶來的實際盈利正被嚴重打折。而企業仍執迷于刷點、提價、囤貨,則是希望通過注水出一個漂亮的數據,沖擊到行業銷售額榜單,提升企業**度。
畢竟,當各種廣告投放都無法帶來一夜成名的效果之時,通過造出龐大的銷售額,借助“雙11”的超強關注度,打響自己的品牌,相當于做了一次無比成功的廣告營銷;另一方面,天貓對于家居品牌的網銷金額是按額度制定提點的,根據銷售額的不同提點2.5%-4.5%不等,銷得越多提點比例越少。表面上看是賠錢賺吆喝,賺得越多賠得越多,可只要排名靠前,就有了炒作吸引注意的機會。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注意力就是一種經濟。
實際上,通過虛假交易的注水銷售額對家居行業和消費者都沒什么價值和意義,只會讓行業進入惡性循環,破壞整個行業的互聯網化進程。整個電商環境已經有了新的變化,馬云在互聯網大會上說,“電商要變天了”,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提醒線上線下需更加密切的結合,這對于家居企業不失為一種善意的提醒。
隨著經濟環境不景氣,各種成本上升,家居制造企業對于線上線下渠道的拓展當量力而行,扎實做好產品和服務,切忌執念于漂亮的數據與看似幸福的“揚眉吐氣”。(來源:**家具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