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整個家具家居行業的競爭重點看上去都不再是家具本身,而轉移到品牌體驗和服務上了。楊熙黎 2013 年在淘寶上開了一家網店,做原創家具設計品牌吱音。
無論如何,整個家具家居行業的競爭重點看上去都不再是家具本身,而轉移到品牌體驗和服務上了。楊熙黎 2013 年在淘寶上開了一家網店,做原創家具設計品牌吱音。那時她常聽到的一個問題是:“你們為什么在互聯網上賣家具?”這在當時不難回答。在 2013 年雙十一大促“住宅家具類“排行榜上,排名**的林氏木業成交金額已經超過 1 億,共賣出 7 萬多件商品。
那時楊熙黎對媒體的回應是:“電商平臺顛覆了商業運營模式,這不是我們決定的,是時代決定的,我們只是在順應”。她覺得,正值婚齡的年輕人們已經習慣了網購,而電商也能夠突破地域限制、減少中間環節的成本。對于一個剛剛從日本學成歸國的年輕設計師來說,做線上品牌幾乎就是個順其自然的選擇。
然而**近,這個問題以新的形式來到楊熙黎面前:”你們什么時候把實體店開過來?”如今所有品類的線上零售商都在談論“全渠道”的問題,而線上零售商開實體店的原因一般而言不外乎兩點: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以及避開越來越激烈的線上競爭和日益上漲的流量成本。
尤其是后一點:在國內,被稱為“淘寶流量紅利期”的 2010 至 2012 年已經過去,雙十一銷售額從 9.36 億翻至 191 億元的景象恐怕很難再出現;而在國外,梅西百貨和諾德斯特龍百貨 2015 年**季度花在關鍵詞上的費用也已高漲至 640 萬美元和 萬美元。
具體到家具這種大件、高單價的非快消品上,顧客們對實體店的需求也比服裝配飾等更迫切。根據商務部研究院重要商品預測中心發布的《2016 年**季度我國城市家庭購買預期的調查情況》,2016 年選擇“實體店 + 網購”的比例為 31.0%,同比呈上升趨勢。比起直接網購,不少消費者們還是更樂于去展示廳或者工廠先看看實物,再享受下單、支付、配送、安裝等更便利的網絡服務。
不過,關于做一個什么樣的實體店,主要目的又該是什么,不同家具品牌的想法不太一樣。
showroom 的作用是體驗大過引流和英國家具電商品牌 made.com、hem 等一樣,楊熙黎選擇做 showroom。它的特點是采用“線下看貨、線上下單”的形式,以移除庫存負擔;設于重點城市的非主要街道,在輻射目標人群的同時節省租金成本;注重店鋪設計,以突出品牌調性。
在這三點中,楊熙黎提及次數**多的是“品牌“。她覺得“品牌能不能讓人記住”是原創設計在市場競爭中勝出的關鍵,但實體店可能就是品牌形象立體起來的**步。
“中國家具消費已經過了崇洋媚外的時期,已經有獨立判斷的能力,影響下單決定的主要因素是好不好看,和家里的環境搭不搭,功能性強不強。但現在原創家具設計同質化很嚴重,我覺得吱音需要找到自己的設計語言,建立自己的品牌,要讓人一看到就知道這是吱音。”
**次逛吱音北京新店的曹先生的看法驗證了這個判斷。他的家里**近裝修,想找“好看的、北歐風格的”實木桌椅,于是要了本產品目錄。不過在翻看目錄時他說:“多少、上下……這樣做實木的、可以網購的設計品牌很多,感覺都很類似。如果不特別介紹不會知道是什么品牌,所以在網上買主要就看性價比。”(來源:家具迷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