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地板企業之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前幾日,恒康家居與顧家家居接連兩天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新聞刷爆了家居圈,也讓不少地板企業躍躍欲試。其實,上市作為企業重要的融資手段一直以來都備受地板企業青睞,但上市這個“香餑餑”,卻不是誰都
近年來,地板企業之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前幾日,恒康家居與顧家家居接連兩天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新聞刷爆了家居圈,也讓不少地板企業躍躍欲試。其實,上市作為企業重要的融資手段一直以來都備受地板企業青睞,但上市這個“香餑餑”,卻不是誰都可以吃。
上市公司冷暖自知
其實國內家居行業的上市企業也早有先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環境的變化。此前成功上市的家居企業中有的風光依舊,有的卻黯然退市。目前,涉及地板制造領域且大家較為熟知的已有:大自然家居、圣象集團、宜華木業、升達木業、兔寶寶、德爾等多家上市品牌。從這幾家上市企業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也難免歷經著大起大落,這幾家上市企業,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各自奮起拼搏著。至于,上市后到底有沒有給它們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或許只有企業自己知道。
排隊上市為哪般?
快速前進的地板行業,無疑也是一部血腥的征殺伐略史。由于地板屬于耐消屬性的大宗商品,它不同于家電行業年產總值可以做到上千個億。為了改變這種這種局面,讓地板企業品牌和規模能發展的足夠大,推動地板行業在制造業中的影響力,**簡單的擴張之道就是上市。除此之外。上市對于一些已經出現內部資金運作失調的企業來講是**好的“圈錢”方式,因為上市后,進行資本運作可以給企業帶來更大的資金流,進而通過這些資金流補充元氣和進行企業產能的投入。于是乎,一場排隊上市的熱潮愈演愈烈!
上市之后又如何?
在不少人看來,一家公司的上市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超強實力的表現,甚至不少企業的終極目標就是實現上市。然而,地板企業要想在資本運作的競爭中翻云覆雨并沒有那么容易。縱觀前面上市的幾家企業,能保持著笑著活下來的狀態就已經很不錯了,但要想找出一家因為上市而帶來巨大成就的似乎沒有。甚至不少企業上市之后就變了,某些著力于塑造百年品牌的企業上市后進行強力擴張,一路狂飆,產品的品質、服務、口碑似乎不再成為重點,吸納資金、“圈錢”來壯大企業規模和影響力才是**重要的。
同屬上市企業的家居流通領域大佬——紅星美凱龍,在上市后成功塑造了家居領域流通平臺的大哥大形象,它甚至連續五年躋身中國民營企業強前50位,但是同樣,上市后的紅星美凱龍也遭受著諸多非議,比如,它不斷入侵全國各大一二三線城市,現在它的賣場已經遍布全國,但是肆意擴張的背后,是賣場的管理和經營上的巨大漏洞,是經銷商與紅星的口水之戰。但這似乎并不能影響紅星美凱龍實現2020年建成家品牌連鎖大賣場的野心。我們又該如何來看待這種近乎變態的瘋狂擴張,上市后的野心膨脹是否會改變企業的初衷?
地板企業應該冷靜去看待“上市”這個詞,不否認上市能推動企業甚至整個行業的發展,但是如果失去循序漸進的品牌沉淀,那就等于拔苗助長,**終也逃不過從“上市”走向“下市”的命運。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