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式:借東風
典型代表:方興東
第一桶金:人民幣200萬元
(風險投資)
可效仿指數:★★★☆
借東風的含義有好幾種,一種是方興東式的,一種是尹明善式的。方興東1966年出生于浙江農村,清華大學博士。1999年3月,方趁世界首富微軟比爾.蓋茨在中國推銷“維納斯計劃”,在《南方周未》發表《“維納斯計劃”福兮福兮》,同年5月,方與王俊秀合作出版《起來—挑戰微軟霸權》。方以斗士面目出現,與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公然唱對臺戲,雖然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人仍舊搞不清楚什么叫“維納斯計劃”,但因為微軟和比爾.蓋茨的原因,并不妨礙當時方一夜暴得大名。1999年9月,方趁熱打鐵,與人合伙成立互聯網實驗室,資本金10萬元。兩個月之后,兩位風險投資商慕名而至,投資200萬元,占公司股份5%。以此計算,方等人的10萬元投資,即有兩個月之內便升值接近400倍,創造驚人神話。
同樣,1992年,尹明善不顧家人反對,以55歲“高齡”開始創業。尹一上來便將創業核心指向了摩托車發動機。在此之前,尹對摩托車一無所知。當時重慶摩托車有“嘉陵”和“建設”兩大品牌。尹決心“背靠大樹”。經一番琢磨,尹指示手下將建設集團維修部的發動機配件買過來,自己裝配成發動機再賣出去,成本僅1400元,而賣價高達1998元。因為零部件系出名門,產品質量有保證,給尹免去許多麻煩。尹雖是此道生手,卻借助建設集團的名牌零配件,迅速將銷路打開。為防建設集團察覺掐脖子,“詭計多端”的尹還指示手下化整為零,今天買1號到10號的零件,明天買11號到20號的零件,同時指示手下仔細研究哪些配件是通用,容易買到的,哪些零件是非建設集團不可的,然后積極聯系配套廠,設計替代品。4個月后,等建設集團一夜醒悟,下令一個零件也不許賣給尹時,尹的替代品已經開發出來。尹從摩托車行業掘的第一桶金便達百萬以上。尹目前身家5.2億元,列2001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96位。
以尹這種手法進行創業起步的中國富豪不在少數,此手法后來頗遭人非議。有人認為這是國有資產流失,也有人認為這是不正當競爭。有意思的是,一些被“損害”的企業后來察覺其中價值,反過來搞貼牌生產,創造出雙贏局面,也有一些企業因為貼牌而將自己貼進了陰溝里,如北京的雙合盛五星啤酒。
還有一種形式的借東風,即為大企業搞配套生產,或者像思科那樣,為互聯網站提供設備,為某種形式的社會或技術熱潮提供外圍服務,借此發財,俗稱賣水。給大企業搞配套生產這種形式在珠三角以及長江三角洲等外資企業集中的地方非常常見。此形式風險小而見效快,收入穩定有保障,對實力不濟,正處起步階段的創業者來說,具有非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