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記者從省工信廳獲悉,我省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成效明顯:去年12家創新中心共投入研發經費1.97億元,建成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先進封裝技術研究實驗室等一批高水平創新平臺,累計獲發明專利授權102件、軟件著作權101件。
核心創新作用進一步凸顯。我省共培育1家國家級、11家省級創新中心,12家創新中心累計組織10項國家級和16項省級科研項目,主導和參與制(修)訂4項國際標準、13項國家標準、10項行業標準、27項團體標準,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攻克無線無源傳感器等5項“卡脖子”技術,率先布局新一輪中小運量軌道交通裝備領域,參與交通強國發展綱要、2030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等編制,推動我省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向世界級產業集群邁進。
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省智能運載系統創新中心突破水下運載裝備高機動性推進與高精度跟蹤控制、道路智能信息化、智能網聯車輛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推動礦山運輸系統、園區物流系統、海洋裝備智能化;省工業技術軟件化創新中心建成我省唯一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中電云網,助力國內企業轉型升級;省機械基礎零部件創新中心開發出12大類80種新產品和3種新裝備,高效賦能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
夯實重點產業技術基礎和服務能力。省功率半導體創新中心建有科研中試、檢驗檢測平臺,可為全國企業提供仿真設計、科研代工、檢驗檢測等共享服務;省集成電路裝備創新中心建設8英寸集成電路裝備驗證線,國產化率達到95%,大幅提升我國集成電路裝備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智能網聯車輛測試創新中心助力華為、舍弗勒等12家世界強企業落戶長沙,匯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366家,推動形成長沙車聯網產業良好生態。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