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意味著時隔十多年后債轉股重啟。債轉股重啟的背后,是近來債券違約事件頻發的現象。作為債務違約的重點行業,鋼鐵和有色金屬近兩月內頻頻出現債務違約并破產的企業。
今年9月中旬,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日前發布公告稱,因廣西有色金屬集團及管理人未能在法院裁定重整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重整計劃草案,也未請求延期,該院裁定終止其重整程序并宣告破產,成為銀行間債券市場首家第一家被宣告破產清算企業。
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雖然,監管部門對債轉股企業資質的認定仍然謹慎,但債轉股并不會成為過剩產能企業解決債務問題的“萬能藥”。
廣西有色
多次債務違約終破產
廣西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建立于2008年7月,是廣西唯一一家集國有資產運營、礦產資源勘探、采礦、選礦、冶煉、深加工及科研、貿易、礦山和工業、民用建筑施工于一體的大型國有獨資企業。旗下共有16家全資、控股子公司和6家參股子公司。此次進入破產重整的是母公司,子公司仍正常運營。
從上海清算所官網獲得的公告顯示,此次廣西有色宣布未能兌付的債券為13桂有色ppn002,其發行總額為5億元,票面利率為5.56%,期限3年,兌付日為4月23日,當前最新主體評級為bb,將按照破產法規定兌付到期利息。
廣西有色在公告中披露后續事項安排,稱正通過各種努力做好相關信息披露工作,以及保持與投資者及相關中介機構密切溝通,按照債務融資工具各項規定及定向協議的要求,依照破產法律法規做好后續工作。同時,廣西有色還將廣泛收集各方意見,配合管理人制定破產重整方案,并按照法定程序開展破產重組相關工作。
其實,這并不是廣西有色金屬集團第一次爆出債務違約危機。去年6月8日晚,廣西有色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因公司巨額虧損,其所發行的將于6月13日到期的中期票據“12桂有色mtn1”本息償付存在不確定性。上述中期票據總發行額13億元,到期應償付本息總額達到13.63億元。不過,當時的危機最終是有驚無險。2015年6月12日,公司宣布如期兌付債券本息,“12桂有色mtn1”違約風險完全解除。
在債務危機發生的前幾年,廣西有色已經出現了連續虧損。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4年,廣西有色分別實現營業總收入229.64億元、259.42億元和211.36億元,利潤總額分別為-5.97億元、-0.66億元和-16.25億元。
對于廣西有色的此次破產,有法律界人士表示,首先要看公司在發行債券時,有沒有為債務提供擔保。如果提供過擔保,優先用擔保財產進行償債。如果沒有,那就要對公司進行清算,按照職工工資及補償金、破產人所欠稅款、普通債權順序進行償還。若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統一順序要求的,將按比例分配。對于普通債券投資者來說,按照清償先后順序,破產不利于投資者。廣西有色嚴重資不抵債,一般來說抵押物歸銀行,沒有外部擔保的話,債券投資者最終可能一分也拿不到。
債轉股究竟能不能
拯救有色行業?
對于產能過剩企業來說,曾有權威人士呼吁強調,要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但對那些確實無法救的企業,該關閉的就堅決關閉,該破產的要依法破產,不要動輒搞“債轉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組。
“其實,解釋原來很簡單,違約危機始終是懸在信用市場之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在地方政府剛性兌付信仰徹底被打破后,如今的違約鏈條已經清晰——現在銀行看債券,債券看銀行。一旦債券出問題了,銀行便立馬收緊貸款,甚至停貸,這導致債券更加發不出去,最終銀行和債券出問題的就更多。”上述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指出。“一句話,債券一違約,企業-銀行-委外機構-企業這個資金空轉現金流就斷了,債市賺錢的神話也要告終了。”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債轉股的實施應優選有色板塊國企非上市資產。有色板塊整體負債率較高,很多國企已經將最優質的資產打包上市,而即便如此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已經較高,所以上市公司的集團層面的債務壓力可能會更大,可能成為債轉股的最先試點的單位。上市公司目前盡管負債率較高,但是由于有股權融資的渠道,整體負債壓力仍然可控,實行債轉股的可能性不大。
同時,該觀點指出,債轉股的實施將帶來風險評價下降。盡管債轉股在上市公司層面的實施概率較小,但是一旦推進,有望緩解市場對傳統高負債企業的風險評價,同時行業整體的盈利狀況有望得到改善。
來源:力源不銹鋼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