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場調研公司semico research,雖然半導體產業預期將在未來幾年實現兩位數的增長,但中國大陸地區晶圓代工產業將難以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市場份額。
semico的總裁jim feldhan表示:“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商在今后三至五年的日子將不好過,但它們依然可依賴國內需求實現增長,即依靠位于本土并愿意與本地供應商合作的廠商?!?/p>
feldhan在臺灣地區的新竹科技園對一群業內高管發表講話時指出,中芯國際(smic)和宏力半導體(grace semiconductor)等大陸地區晶圓代工廠商仍然處于爭取客戶信任的較初期階段,甚至相當于臺灣地區部分晶圓代工廠商10多年前所處的階段。
feldhan表示,他沒有忽視中國大陸晶圓代工產業的崛起,這塊本土市場正在增長,而且工程師在逐漸積累、深化他們的工藝技術經驗?!跋胍幌?,三年前沒有人認為中國大陸會有300毫米工廠,有些人以為大陸廠商都采用0.50或0.25微米技術?!彼f,“情況在過去幾年發生了非常迅速變化?!?/p>
他認為,由于老牌廠商有實力對新廠建設拿出所需的數十億美元投資,且在技術開發方面保持迅速步伐,市場形勢對于中國大陸的晶圓代工廠商來說只會變得愈發嚴峻。另外,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這樣的后來者也可能在未來幾年成為他們有力的競爭對手。
去年中國大陸晶圓代工產業占全球市場份額約13%,高于2002年的4%。而據ic insights的數據,2010年以前上述市場份額預計每年增幅不到一個百分點,到2010年其規模將達到75億美元左右。但在同一時期,總體晶圓代工產業的復合年增率將達到21%。
semico公司的feldhan還重申了先前的預測,稱2015年半導體產業將達到5,780億美元,復合年增率為10%。semico公司預測今年將增長17%,其中約有三分之二來自單位出貨量的增加,其余則來自平均銷售價格(asp)的上漲。semico估計2006年芯片廠商庫存較低,這將幫助價格企穩并繼續推動產能利用率上升。feldhan指出,目前晶圓代工產業的平均產能利用率約為90%,個別領先廠商可能達到95%-98%,2006年上半年會基本維持該狀況。
“讓我們等著看整個趨勢的扭轉。目前正從買方市場轉向賣方市場?!眆eldhan預測下一個低迷時期將會是2009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