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易觀國際《中國ic市場年度綜合報告2005-2006》分析顯示,2005年中國ic市場經過了q2-q3的平穩增長期,q4市場規模有了明顯的增長。全年ic市場規模(market size)快速成長至3,682.8億人民幣。尤其是國內ic行業規模(industrial size)已經占據總體ic市場規模的21%以上,其余近80%的ic產品則來自于國外廠商。行業規模與市場規模及比例變化圖,請見圖。
同時,也應看到,在全球ic產業中,我國仍然處于比較弱小的地位,落后于美國、歐洲。從產品角度來看,國內ic設計企業只能占領相對低端的mcu和智能卡芯片等產品,例如中星微電子占有全球60%的多媒體芯片市場。而ic市場的高端產品仍被國外企業壟斷,如通用cpu一直被intel、amd掌握,內存芯片也被三星等廠商控制,高通則在2.5g cdma及3g手機芯片中占有性能優勢。
從產業角度來看,技術創新與人才仍然是中國ic設計業的關鍵所在,如:中國ic設計業總銷售額只占全球市場規模的3%左右,專利等也只占全球市場規模的4%不到。半導體材料與設備仍然是中國ic制造業發展瓶頸,如95%以上的設備及8英寸以上硅片基本從國外進口。先進的封裝技術及材料仍是ic封裝業壁壘,如bga、csp等高端封裝技術仍然未有明顯突破,mcp、sip等多芯片封裝技術還未有進展。國內企業還基本沒有能力生產bga、csp封裝基板。
雖然國內ic產業還存在很大不足,但發展態勢比較喜人,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中。封裝業比重已降到50%以下,設計業發展速度較快,比例在不斷增大。ic產品也在不斷有著新的突破,龍芯2號已經達到了奔3水平,鳳芯2號同時支持avs及h.264的兩大iptv標準,很大程度上解決了avs標準芯片支持匱乏的問題,將可以更好的推動國產編解碼標準的產業化進程。
2006年,隨著中國3g和數字家庭市場的即將啟動,下游產品市場必將帶動上游芯片市場的發展,ic產業提速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