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來,因為新應用浮出,市場開始關注led未來潛力,許多led族群股價翻漲了一倍之多,市場上更盛傳led產業10年內將看不到一片烏云,展望今年,led產業大老億光(2393-tw)董事長葉寅夫認為,今年led應用除了在7吋面板背光源產品可發酵以外,sony推出以led作為背光源的nb更是打出前鋒,預估第2季可逐漸看到nb需求浮現,看長一點,大面板像是顯示器以及tv應用也都將一一出場亮相。
回顧2005年 led產業歷經諸多大事件,像是萬海集團介入國聯 (2422-tw)經營更促成與晶電 (2448-tw)合并案、聯電集團在擁有封裝廠宏齊 (6168-tw),更力促旗下晶粒廠聯銓 (3395-tw)與元砷 (3214-tw)合并,在在顯示國內集團對于 led興趣濃厚。
而去年 led上游晶粒進行整并,一年內就有聯銓并入元砷,國聯并入晶電等,宣告晶粒廠兩大龍頭儼然成型,而去年下半年起,手機市場需求暢旺加上 7吋面板背光源市場大開也讓 led封裝廠下半年起營運笑呵呵。
不過歷年來影響臺灣 led產業最大的就是專利問題,像是去年日亞化變向先進開發提出侵權控訴,晶電與國聯遭到lumileds控訴四元侵權,雖然廠商評估,現在專利問題是否成立以及對于 led廠商實際影響有限,不過專利問題將是 led萬里無云的天空中偶爾飄來的一陣雷陣雨。
但是撇開專利問題,不少外資以及本土法人均將led 產業視為今年深具潛力的產業之一,主因為新應用題材逐步擴大,包含手機應用從按鍵背光源大舉跨入面板背光源以及手機相機閃光燈, 7吋面板背光源也逐步起飛,nb以及tv面板背光源也為潛力市場之一,此外,汽車以及照明應用更為未來主要趨勢。
華上 (6289-tw)總經理汪培植表示,今年可較去年成長,成長動力則來自低價手機及燈串應用。而低價手機熱銷不只是刺激藍光,也將同樣帶動四元產品,而隨led 價格趨向平價,加上顏色變化多,去年已廣泛應用在圣誕燈上,今年將更為流行。
汪培值指出,面板背光源屬較高階市場,像是 led背光源的nb等,初期量還不會太大。主因為 led與冷陰極導管(ccfl)之間仍有一定價差。
葉寅夫則認為,今年3g手機需求浮現,使用白光顆數也將增約5成,而未來對面板解析度需求高、flash、以及高階手機按鍵改用白光等因素均將帶動白光市場,以全球 7.5億支手機數量計算,白光需求達47.1億顆,而其他可攜式消費性電子產品像是ipod等需求也將帶動白光 led應用。
而去年下半年sony推出以 led作為面板背光源的nb,也引起業者對于nb市場的無限想像,葉寅夫表示預估nb市場可望于第2季開始發酵。每一臺nb約需14-15顆白光 led,若以去年nb約5900萬臺數量計算,白光需求約27億顆。而lcd tv可望于第 3季看到預期未來電視市場規模將達435億顆。
而外資券商雷曼兄弟認為,今年 led可大量運用在手機和汽車相關產品上,明年可將成為大尺寸面板產品的背光來源。 本土法人則認為,國際大廠像是日亞化等已逐步將產能移往nb、汽車用面板等更高階產品,國內廠商則可望擴充中階市場。
led應用也以大舉打入消費電子產品像是psp等,今年包含手機、7吋面板以及nb應用都將帶動led成長,而大陸亮化工程也將為引領led應用跨向照明前導。
而以供給面來看,去年 led晶粒廠歷經整并,今年晶粒價格可望持穩,而封裝廠包含億光、佰鴻(3031-tw)、立?? (8111-tw)雖都有擴產動作,不過在歷經過去大步擴產導致過剩的經驗后,現在擴產腳步已趨穩健,預期今年在新應用刺激下, led族群營收獲利均可望較去年大幅成長,其中市場最看好 led封裝龍頭億光,預估每股獲利約為4.55-6.1元之間。宏齊因去年上半年基期低,今年獲利可望較去年倍增,每股獲利可望達 3-4元之間,晶電與元砷今年均仍在整并階段,不過長期來看成長潛力無窮。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