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三亞中心醫院(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和婦產科成功利用手術機器人連續開展兩臺高難度的手術。此次手術機器人的落戶啟用,提升了手術的微創性、精準性和安全性,標志著該醫院外科手術已經邁入“機器人手術”新時代。
患者,男性,59歲,因高血壓檢查發現左側腎上腺腫瘤1月余入院。在當地磁共振檢查提示左側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入院后,經過詳細檢查,明確診斷為腎上腺嗜鉻細胞瘤。腎上腺嗜鉻細胞瘤是繼發性高血壓常見病因,患者發作時血壓驟升,血壓難以控制,隨時會出現高血壓引起臟器血管破裂出血的可能,往往對患者身體造成不可預估的傷害,尤其是高齡患者,因此被稱為高血壓患者體內的“定時炸彈”。患者血壓最高可達180/130mmhg,對患者生命造成威脅。
從該患者術前檢查結果來看,常規臨床處理,難以控制,會增加手術的危險性。該醫院泌尿外科團隊決定為患者行腹腔鏡機器人輔助操作,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并在術前邀請內分泌科、放射科、麻醉手術科、重癥醫學科等多學科聯合會診,制定周密的手術與麻醉方案及應對措施預案。
經過術前補液擴容、控制血壓心率、備血等充分的術前準備,手術如期進行。院長助理、泌尿外科主任陳國強在術中熟練操作“機器人”,仔細、輕柔地逐層分離組織、血管等,達到“骨骼化”,在游離腫瘤前,先暴露腎上腺中央靜脈,并給予鉗夾、切斷,減少了術中血壓波動。麻醉手術科主任徐夏帶領副主任醫師朱何葉進行用藥調整,確保術中患者生命體征穩定,最終手術順利完成。目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均平穩,恢復良好。
當天下午,該院婦產科團隊還實施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子宮肌瘤挖除術。據了解,機器人手術可以很清楚暴露視野,更好地分離組織結構,減少出血量,視野清晰,屬于更微創手術方式,減少了對患者的創傷和痛苦。
手術機器人的正式啟用,以更高的精準度和更小的創傷,為臨床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手術方式。三亞中心醫院將充分利用先進設備,進一步擴大手術機器人的適用范圍,逐步開展機器人輔助復雜術式,為患者提供更加優化、精準、安全的治療方案,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先進的醫療資源。
來源:央廣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