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客車公司德國漢堡工廠負責a380的初步組裝,集黑科技于大成的德國,為什么沒有自己的品牌大飛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德國在航空航天發展的歷史上曾占有重要地位。19世紀末,航空先驅o.李林達爾對航空早期發展,特別對美國萊特兄弟發明飛機有直接的影響。20世紀以來,先后有f.齊伯林、l.普朗特、h.容克斯、e.h.亨克爾、h.奧伯特、w.r.多恩伯格、w.von布勞恩等著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對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后掠翼和前掠翼的研究和試驗都始于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德國首先把飛機用于空中交通,推動了民用航空事業的發展。
▲德國的me -262噴氣式戰斗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飛機產量從1940年的10250架提高到1944年的37950架。德國最早使用了火箭發動機的me-163截擊機、me-262噴氣式戰斗機和ar-234噴氣偵察轟炸機?;鸺蛯椉夹g水平曾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先后研制出并在戰爭中使用了v-1巡航導彈和v-2彈道導彈,還研制了地空導彈、反坦克導彈等武器,對戰后世界各國火箭和導彈的研制起了重要作用。
二戰結束后,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禁止發展航空器。這條禁令直到1955年才被撤銷。德國航空航天產業一度停滯,人才流失嚴重。特別是軍用戰機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德國還是在20世紀60~70年代搞出了vj101和vak191b這兩種垂直起降戰斗機,后者是vfw-??斯狙兄频?,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vfw就是福克-沃爾夫公司在戰后的馬甲,fw190仿佛又發來賀電。
其實德國人的航空工業是非常先進的,繼承了德國制造業一向以來精細的制造工業,經驗豐富的產業工人,空客大股東dasa公司的前身之一,就是mbb公司和道尼爾公司,mbb公司的m就是大名鼎鼎的梅塞施密特,道尼爾大家也不會陌生。
德國戰后也發展過支線客機,道尼爾公司就其中最成功的。do228和do328、do328jet支線客機買的國家不少,連咱們國家的航空公司都買過俗稱小刀的do328jet。
br710是由英國羅·羅公司與德國寶馬(bmw)公司組成的寶馬/羅·羅有限公司,為支線客機于1991年開始研制并于1996年8月取得適航證的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當然,民航客機的技術、資金門檻后來變得越來越高,德國航空工業更多的是退居幕后,寶馬戰后也都為一些公務機、支線客機提供過先進的渦扇發動機,著名的灣流公務機,就用寶馬-羅羅聯手研制的br710。
由于政府的持續促進,目前在一些領域又重新取得優勢地位。德國航空產業(不含航空運輸)目前有直接從業者9.3萬,德國航空產業的研發投入占全行業銷售額的16%,在各行業中居領先地位。德國是出口大國,航空產品也不例外,70%用于出口。
德國航空產業大部分為中小企業,僅有一個巨頭戴姆勒航空工業公司(dasa),但2000年隨著德國政府航空工業融入歐洲的政策已并入歐洲宇航防務集團(eads)。目前德國戴姆勒集團持有歐洲宇航防務集團22.5%的股份。德國最重要的兩家民用航空工業公司是空中客車德國公司(airbus operations gmbh)和歐洲直升機德國分公司(eurocopter deutschland gmbh)。
▲ec135直升機能承載7~8個人
空客是歐洲自強聯合的成功范例,在民航機市場已與美國波音比肩,空客德國公司是德國航空工業的骨干企業,主要負責生產空客飛機的機身和艙內設備。歐洲直升機公司德國分公司主要生產ec135和ec145機型,實現了研發和產銷一條龍。
空客公司1960年代末醞釀、1970成立的時候,法德兩國是最初的兩個股東,英宇航和西班牙是后加入的,2012年的時候,空客的股東構成中,法德政府分別持股15%和12%,法國和德國兩家飛機公司——法國宇航和德國宇航(dasa,即戴姆勒-奔馳宇航)也是持續至今的初始股東。
空中客車公司德國漢堡工廠是空客在德國規模最大的企業。這里負責組裝空中客車a320全系列客機:a318、a319、a320和a321,并進行涂裝,同時也進行a380巨無霸的初步組裝。漢堡工廠下設芬克威爾德工廠(生產機翼組件)、施塔德工廠(生產復合材料組件)和布克斯特胡德工廠(生產飛機的電子通信系統)。
只不過,空客從a300開始,特別是a380這樣的寬體客機總裝中心在法國圖盧茲,所以給人一種感覺空客是一家法國公司,其實他們賣的數量最多的a320客機,在歐洲有兩個總裝基地,一個是圖盧茲,另一個就在德國漢堡,亞洲的就在天津。
德國航空發動機雖沒有完整的產業鏈,但擁有一些高水平的新技術和新工藝,主要公司有摩天宇(mtu)和羅—羅德國公司(rolls-royce deutschland)。在航空研究方面,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發揮著重要作用。該中心規模很大,擁有6500人,29個研究單位,分布在德國13個城市,年航空研究預算5.7億歐元。
總之,德國沒有自己品牌的飛機,可能是由于戰敗國的原因,遭到美國和歐洲各國以及世界很多國家的限制,但這并不代表德國不能生產一流軍機民機,而且經過多年的發展,也有了空客這樣通過整合歐洲力量可以抗衡波音的大企業,德國沒有必要也很難通過建造自己的品牌在市場上再分一杯羹,莫不如專注于裝備制造的發展,對世界航空也是一種貢獻。
可能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太燒錢了。
來源:中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