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中國年、奧運年,中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許多行業品牌也將在2008年借勢騰飛,智能建筑行業品牌也不會錯失這一機會,但今年是哪些品牌的最大機會,通過哪些方式可以展現品牌卻未必明朗,畢竟智能建筑產品并未大眾消費品,普通大眾也不是直接消費者,專業性的品牌還必須通過專業性的平臺來展現,與2008年時代主流關聯性強的活動才能對品牌宣傳有所幫助。2008年1月1日,作為千家網2008年全年的重大活動之一的“2008智能建筑在中國”大型活動啟動,這個包含了千家論壇巡回活動、對話2008、智能建筑進入中國18周年專題、品牌2008、智能建筑進入中國周年視頻、第九屆中國國際建筑智能化峰會等在內的大型系列活動必將攪熱今年的智能建筑行業。從主辦方千家品牌實驗室、千家網的立意可以看出,活動是圍繞著行業歷史、高端、品牌來展開的,也將全面回顧智能建筑在中國已經走過的這18個年頭,而無論是歷史、還是高端、或是品牌這三個方向其實都離不開品牌,或者說,智能建筑在中國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智能建筑品牌的成長史,千家品牌實驗室將筆墨重點放在這上面,也許是希望為智能建筑行業品牌發展提供更多啟迪和幫助。
這18年來,已經安裝并正在運行的智能建筑有多少,運行情況如何,是每個智能建筑行業從業人員都希望知道的,同樣,我們也希望有清晰的數據來分析。但到目前為止,也許得到的只是遺憾的答案,我們一直希望能建立這么一個數據庫,能將各建筑物內的智能化項目安裝、運行、維護更新情況和升級需求情況都能掌握,并將這一信息及時與相關的系統集成商和品牌廠商聯系,這種近乎完善的業務模式不僅方便了用戶,也方便了系統集成商和品牌廠商,但這一切在現今的環境條件下只是一個幻想。系統集成商只能通過層層關系艱難獲得項目,從品牌廠商那里爭取更多特價支持,而一旦項目實施完成,維護工作和小規模的升級工作就成了皮球,許多所謂的5a智能建筑中關閉部分樓宇自控系統甚至監控防盜系統的不在少數,智能建筑行業究竟錯在哪里,盡管規模日益擴大,卻讓大家倍感艱難?
我們將視野放遠,發現這并不是智能建筑行業獨有的現象,整個系統集成(按照千家網最新定義,包括智能建筑系統集成、計算機網絡系統集成、安防系統集成、應用系統集成/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行業都存在很大問題,系統集成商的話語權小,系統集成商要么討好具有優秀的品牌廠商,要么討好客戶,唯獨不能做的就是堅持自己的特色,亮出個性,這種沒有個性、沒有特色的系統集成商被批評為“無品牌”現象。試問,如今中國有哪幾家知名的智能建筑系統集成商?我們很難一口說出。而如果問及有哪些智能建筑品牌廠商,我們可以隨便列出康普、霍尼韋爾、江森等一堆來,這個簡單的試驗證明一點,智能建筑進入中國的這18年,是智能建筑知名品牌領舞的18年,其中大部分是國際一線品牌,但可喜的是,在綜合布線、安防、智能家居等領域,國內品牌已經迅速成長起來,并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品牌建設也正趨于成熟。從以上現象總結,智能建筑在中國的18年是系統集成商磕磕碰碰的18年,在品牌廠商和用戶夾縫中生存需要的是智慧、勇氣、關系、毅力,經常忽視的,其實也是最重要的是--品牌!我曾經專門撰文描述了這一現象:中國系統集成行業沒有品牌。
也許我們已經不必期待這次活動能挖掘出什么新的內容,或誕生什么新的觀點,但有兩點至少是可以讓我們更清晰的認識這一行業,一是哪些人物在影響和推動著這一行業發展,我們將目光聚集到他們身上除了是對他們的成就表示尊敬外,更多的了解今天中國的智能建筑行業現狀是一種人為的偶然現象還是一種發展必然;二是哪些品牌,在用何種方式改寫著智能建筑市場,智能建筑品牌從政府公關、標準制訂、項目參與、市場宣傳甚至普及教育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投入,同樣有不同的收益,今年,我們來一次“秋后算帳”,看看這些品牌這些年來投放了多少,收獲了多少,未來會怎樣。
“2008智能建筑在中國”這個命題明確無誤地表達了一個含義:未來最大的智能建筑市場在中國,中國成為國際品牌爭相角逐的大市場,也許今年的最大看點還在奧運會體育場館的智能化建設,但今后類似的大型智能建筑項目還會層出不窮,另外,建筑節能改造、智能小區、智能家居應用都有很大的前景,尤其在建筑節能改造、智能小區、智能家居應用方面,中國無論從技術、還是產品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國內品牌必將大有作為。
來源:行業資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