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1年廣西和貴港市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計劃,貴港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抽檢糕點、餐飲食品、豆制品、飲料、茶葉及相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農產品、速凍食品等23類804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檢項目合格799批次,不合格25批次,檢出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超標、重金屬超標、生物毒素、農藥獸藥禁限用問題及其他指標問題。現將具體情況通告如下:
一、不合格樣品情況
(一)微生物污染問題
1、平南縣大安鎮悅色原味包點店自制的燕麥包(生產日期2021-08-20),山梨酸及其鉀鹽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廣西華坤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2、貴港市港北區君寧食品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貴港市君寧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調制鮮濕米粉(石磨切粉)(生產日期2021-08-31),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廣電計量檢測(南寧)有限公司。
(二)食品添加劑超標
1、貴港市港南區金菜園包子店自制的白饅頭(生產日期2021-08-24)、豆沙包(生產日期2021-08-24),糖精鈉(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廣西桂林銳德檢測認證技術有限公司。
2、桂平市白沙鎮金穗百貨店銷售的頭菜(生產日期2021-08-17),苯甲酸及其鈉鹽、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廣西民生中檢聯檢測有限公司。
3、桂平市白沙鎮超旺生活超市銷售的淡口菜(生產日期2021-08-12),苯甲酸及其鈉鹽、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廣西民生中檢聯檢測有限公司。
4、東龍鎮富力新區農貿市場譚美銷售的叉燒(生產日期2021-07-29),胭脂紅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廣西華測檢測認證有限公司。
(三)生物毒素問題
貴港市港南區阿友油房制售的花生油(生產日期2021-07-24),黃曲霉毒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廣西桂林銳德檢測認證技術有限公司。
(四)重金屬超標
1、桂平市厚祿鄉輝霞果蔬店銷售的小米椒(生產日期2021-08-18),鎘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廣西民生中檢聯檢測有限公司。
2、平南縣東華鎮佳盈生活商店銷售的姜(生產日期2021-08-24),鉛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廣西華坤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3、平南縣周記海鮮批發部銷售的花蟹(海水)(生產日期2021-08-23),鎘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廣西華坤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4、平南縣潤達超市銷售的紅指椒(生產日期2021-08-31),鎘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仔姜(生姜)(生產日期2021-09-01),鉛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廣西華坤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五)農藥獸藥禁限用問題
1、平南縣龔國柱家禽店銷售的雞肉(生產日期2021-08-25),氯霉素、金剛烷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廣西華坤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2、平南縣小釗蔬果配送服務部銷售的豇豆(生產日期2021-08-25),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廣西華坤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3、平南縣平南鎮黎海清糧油食品經營部銷售的牛肉(生產日期2021-08-26),氯霉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廣西華坤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六)質量指標不合格問題
1、平南縣武林鎮福潤家購物商場銷售的標稱玉林市美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乳酸菌吐司(酸奶味)(生產日期2021-08-15)、菠蘿吐司面包(生產日期2021-08-15),酸價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廣西華坤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2、貴港市覃塘區東龍鎮楊軍小賣部銷售的吐司面包(奶酪味)(生產日期2021-08-16),酸價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廣西華測檢測認證有限公司。
3、貴港市港南區恒昌油房制售的花生油(生產日期2021/7/22),酸價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廣西桂林銳德檢測認證技術有限公司。
4、貴港市港南區應正雜貨店制售的花生油(生產日期2021-07-23),酸價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廣西桂林銳德檢測認證技術有限公司。
5、貴港市港南區永秀油房制售的花生油(生產日期2021-07-24),酸價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廣西桂林銳德檢測認證技術有限公司。
二、核查處置情況
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貴港市市場監管局已責成屬地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核查處置相關工作,查清產品流向,督促企業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根據《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第四十條規定,在復檢和異議期間,食品生產經營者應認真履行封存不合格食品,暫停生產、經營不合格食品的責任和義務。相關市場監管部門自接收核查任務之日起3個月內向市市場監管局報告核查處置情況,并通過官方網站向社會公布。
三、消費提示
消費者應當在正規可靠渠道購買所需食品并保存相應購物憑證,要看清外包裝上的相關標識,如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等標識是否齊全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產品,不要購買超過保質期的產品,不要購買公布的不合格產品。歡迎廣大消費者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督,關注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公布,如在市場上發現本次公布信息中所涉的不合格批次食品,請及時撥打當地投訴舉報電話12315。
四、關于部分不合格項目的說明
(一)酸值(價)
酸值(價)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敗的程度,油脂酸敗產生的醛酮類化合物長期攝入會對健康有一定影響。造成酸值(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原料采購上把關不嚴,如果原料水分過高,會加速油脂的酸敗;生產工藝不達標,如植物油精煉不到位或未精煉;產品儲藏條件不當,特別是在夏季,受氣候環境影響因素更大,易導致食品中脂肪的氧化酸敗。
(二)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等)污染的可能性較大。大腸菌群超標可能由于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或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而導致。
(三)防腐劑
防腐劑(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鉀鹽、苯甲酸及其鈉鹽、納他霉素)為具有防腐作用的食品添加劑,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相關產品標準的規定,不允許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添加劑。其超標原因可能是企業為了增加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
(四)甜味劑
甜味劑(糖精鈉、甜蜜素、安賽蜜、三氯蔗糖)為具有增加產品甜味作用的食品添加劑,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相關產品標準的規定,不允許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添加劑。其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增加產品甜味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甜味劑。
(五)著色劑
著色劑(胭脂紅、檸檬黃、莧菜紅、二氧化鈦)是常見的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其不合格可能原因主要是企業為增加產品品相或彌補原料品質較低而超范圍添加,也不排除個別產品摻假的可能。
(六)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
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是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規定豇豆中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最大殘留量為0.2mg/kg。少量的農藥殘留不會導致急性中毒,如長期大量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蔬菜可對人體產生不同程度的健康影響風險。
(七)氯霉素
氯霉素是一種殺菌劑,也是高效廣譜的抗生素,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均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農業部公告第235號)中規定,氯霉素為禁止使用的藥物,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長期食用氯霉素殘留超標的食品可能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導致消化機能紊亂;人體過量攝入氯霉素,可引起人肝臟和骨髓造血機能的損害,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肝損傷等健康危害。
(特別聲明: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是以發現問題為導向,以排查風險為目的,組織的食品抽樣檢驗活動,不代表該類食品的整體質量安全狀況,僅是對抽檢批次食品的監督行為。此通告目的在于食品安全監管和接受社會監督,禁止他人斷章取義、隨意刪減,轉載須整版采用。)
貴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1年11月9日
來源:貴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