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觀察者網 李煥宇】肉類漲價、牛奶漲價、蔬菜漲價、藥廠停產……今年以來,隨著疫情引發的供應鏈危機席卷全球,高度依賴海外進口的韓國日子不大好過。
韓國五花肉、牛肉價格“堪比黃金”
據韓國畜產品質量評價院的數據,截至本月15日,韓牛(韓國本土牛肉)里脊肉價格為每公斤11.796萬韓元(約合人民幣641元),比去年同期上漲10%以上;五花肉價格為每公斤2.61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42元),比去年年底上漲了24.7%,比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上漲了47.1%。這也是韓國五花肉價格在2011年口蹄疫疫情過后首次突破2.5萬韓元/公斤大關。
韓聯社感嘆,豬肉和韓?,F在已經賣出了黃金的價格。
本土肉變貴了,進口肉也在漲價。《每日經濟》18日援引畜產品平臺meatbox的數據稱,上月智利進口五花肉價格為每公斤10098韓元(約合人民幣55元),去年才每公斤8338韓元(約合人民幣45元),漲了有21%。
從需求上看,“韓牛日”(11月1日)乃至吃肉旺季冬季的臨近、居家防疫措施導致家庭消費增加以及政府發放的災難支援金等因素均刺激了韓國國內的肉類消費。
根據韓國農村經濟研究院農業觀測信息中心的數據,今年6-7月,韓國每戶平均牛肉購買量為0.68公斤,比去年同期增長了0.07公斤。二季度,肉類在韓國家庭消費支出額中所占的比重從去年的2.3%升到了3%。
另據韓國農村振興廳展開的網絡民調,有34.4%的民眾表示在領到災難支援金后會更傾向于購買韓牛。從實際銷售數字來看,在韓國政府從上月開始發放支援金后,樂天超市的肉類銷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7%,7-11便利店方面稱,單月精肉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5%。
供給方面,由于美國及南美的肉類生產國受疫情影響勞動力短缺、港口堵塞再加上海運運費的暴漲,使得肉類進口比以往難了不少,連鎖商超易買得為了保障供給甚至還動用飛機從加拿大運肉。今年前8個月,韓國豬肉進口量為217709噸,比往年(26.7915萬噸)減少了18.7%。9月份,韓國五花肉進口量為1033噸,更是創下今年2月以來的最低值。
另一方面,韓國本國飼料極其依賴進口,重要作物如玉米、大豆的進口依賴度超過了95%,使得影響進口肉類的物流因素同樣會對本國肉企產生不利影響,拉高生產成本。
蔬菜、牛奶、飲料...韓國人飯桌物價全面上漲
肉類價格上漲還只是韓國人餐桌漲價的冰山一角,據《首爾新聞》10月20日報道,韓國國內的方便面、牛奶、蔬菜、飲料等一系列產品價格都在上漲。
20日,韓國多家飲料廠商以糖、包裝材料、人工費和物流費漲價為由,將旗下飲料價格上調6%-12%不等,連在韓銷售的芬達、雪碧等知名飲料的價格也平價上調了5.9%。
韓國農產品流通信息顯示,19日,該國1公斤菠菜的價格為12600韓元(約合人民幣68.4元),比去年(7479韓元,約合人民幣40.6元)上漲了37.2%;2兩青菜的價格為1514韓元(約合人民幣8元),比去年(917韓元,約合人民幣5元)上漲了65.1%。
10月1日,韓國首爾牛奶、每日乳業等奶企宣布,由于原奶價格在8月上調,公司旗下鮮牛奶價格也要上調5%-6.1%。輿論開始擔心,面包、冰淇淋、咖啡等需要用到牛奶的食品價格也要跟漲。
雞蛋的情況稍微好些,據《首爾經濟》20日報道,韓國雞蛋價格為1盒7200韓元(約合人民幣39元),雖然相比今年上半年(8000韓元,約合人民幣43元)有所好轉,但同去年禽流感爆發前(3900韓元,約合人民幣21元)相比,價格幾乎翻了一倍。
業內人士表示,石油等能源價格上漲以及近期的供應鏈混亂、工資上漲等因素拉高了企業的生產成本,當前的漲價趨勢在第四季度可能會繼續持續下去。
來源:觀察者網 李煥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