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全國開始降溫,各種取暖神器輪番上陣。
冬天沒有暖氣的南方,要么離不開空調,要么離不開取暖器。但是,每個月一看電費都很心疼,為什么冬天的電費這么貴!
空調和取暖器,到底誰才更省電?
現在市面上的取暖器品類有很多,有小太陽,也有踢腳線取暖器。
取暖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將電能直接轉換成熱能,消耗一度電可以產生1000瓦的熱量。
而假設空調是1000瓦輸入功率,能效比為4的空調輸出功率為4000瓦,即能產生4000瓦的熱量。
從理論角度看,空調的耗電量確實比取暖器更加省電,制熱效率也相對較高。
但是,在極端條件下,空調未必更加省電。當室外的溫度低于0度,空調需要化霜,空調制熱的熱量不夠,但是電加熱反而不受影響。
由于空調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比如空調匹數的大小、室內的密封性、室內外溫差過大等,都會導致空調的耗電量上升。
舉個例子,取暖器的功率是1200w,即剛開機連續工作,每小時耗1.2度電。
空調的制熱功率是1280w,每小時耗電1.28度電,但是,如果空調開啟電輔熱功能,制熱功率會倍增,一小時至少需要2度電。
也就是說,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電器暖比空調更省電。
省電小技巧:不要將取暖器溫度設置過高、不要頻繁的開關取暖器,盡量選擇定時定溫的功能。
空調和取暖器,到底誰才更安全?
取暖器長期工作時候,局部溫度會很高,一旦靠近易燃物品,會存在火災等安全隱患。
尤其是有小孩或者是老年人的家庭,盡量減少使用取暖器的頻率,避免被局部燙傷。
而空調溫度不會太高,周圍也沒有易燃物,安全性肯定比取暖器更高。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