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市民張女士在網購平臺花了1000多元買了一臺空調。安裝師傅上門后表示,因為位置原因,張女士家的空調需要加長管道,再加上需要安裝放置空調外掛機的架子,一共得收取560元費用。張女士覺得安裝費用太高了,便打電話咨詢滄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質疑安裝師傅收費不合理。
滄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主任李大剛就此事聯系了該品牌。該品牌服務人員展示了詳細的安裝收費指導標準。經核對,張女士交的費用與標準一致,并不存在亂收費的情況,張女士這才接受。
隨后,記者來到市區的幾家家電專賣店,詢問家電安裝費用的收取情況。一名售賣抽油煙機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安裝費用都是統一的,遇到特殊情況需要打孔,會額外收取費用。不過,這名銷售人員并沒有出示安裝收費標準。
在另外一家店內,一名銷售空調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上門安裝的師傅會將一個寫有安裝收費標準的小卡片交給消費者,讓消費者有依據可查,不用擔心被“亂要價”。還有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每個品牌的空調安裝費用都是統一的,安裝放置空調外掛機的架子都是80元,管道3米以內免費,超過3米后,每米按70元至110元的標準收費。
記者在網購平臺上查看幾個品牌的家電時發現,洗衣機、空調等商品的詳情頁中都附有“安裝服務收費標準”,詳細注明了每一種情況的收費標準。部分收費標準旁邊有這樣一行小紅字:“如服務過程中對服務收費存疑,有權要求工程師出示電子服務報價單。如工程師拒絕出示電子服務報價單,請拒絕服務和付費請求。”
雖然安裝收費指導標準是透明公開的,但有些安裝師傅卻巧立名目多收費。市民陳女士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陳女士有一套房子出租,租戶自己安裝了一個熱水器。租期到后,這名租戶把熱水器拆下來帶走了,但是留下了與熱水器配套的管道。因為有新租戶搬進來,陳女士又為新租戶安裝了熱水器。
安裝師傅上門安裝時,將一旁的管道“改進”后,向陳女士索要50元安裝費。陳女士有點納悶,但因為不懂安裝知識,就支付了費用。
回到家中,陳女士翻出以前房子內熱水器的照片,仔細查看了熱水器的管道后發現,之前的熱水器管道沒有問題,安裝師傅的那番操作純屬多此一舉。
陳女士給客服打去電話。經溝通后,安裝師傅將50元安裝費退給了陳女士。陳女士告訴記者,一般消費者并不懂家電安裝的相關知識,被安裝師傅一“忽悠”,難免上當。
滄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科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家電安裝費用屬于市場調節價,商家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自主定價。消費者在購買家電時,可以提前溝通此項費用,了解詳細的價格表,貨比三家,避免出現安裝費用超過消費者心理價位的情況。
滄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主任李大剛告訴記者,因為國家并沒有明文規定家電的安裝費用,一些消費者也并不清楚各品牌的安裝收費指導標準,有可能出現誤以為安裝師傅亂收費的情況。另外,也不排除像陳女士遇到的那種情況。面對安裝師傅的“畫蛇添足”,消費者可留存證據,及時撥打客服電話溝通。在不影響產品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安裝師傅應該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安裝家電。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