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使用的家電越來越多,不知道是否會產生一個想法:功能越多,使用程序越復雜的產品,反而更容易壞,這是為什么?
舉個例子,空調的主要空調是制冷和制熱,然而現在的空調增加了凈化空氣和殺菌的功能,有的僅“抗菌”一項就列舉出了至少4種方式,而有的空調除凈化空氣和殺菌之外,還增添了“氧吧”功能,喊出了“健康全攻略”的口號。
電冰箱也是如此,不僅制冷,還要抗菌。不少品牌不但將制冷功能細化到“軟冷凍”“恒溫保鮮”“智能速冷”等程度,抗菌設計也是各具特色。
說實話,就連銷售都分不清這些功能,只是為了把家電提升檔次,增加產品的溢價。
這也是家電更新迭代迅速的目的,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各類家電爭相標榜“超值”,大到空調、冰箱、彩電,小到加濕器、取暖器,幾乎每種產品都在其本身的“原始功能”之外,附加了其他功能。
有時候功能越復雜,消費者越猶豫。一位中年消費者的抱怨頗有代表性:“這么多功能,看著就暈,等都弄明白了,機器也就該淘汰了!”甚至一款洗衣機共包括“智能記憶”“兒童鎖”在內的16種功能。
由于家電產品的某些“太模糊”的功能不在檢測范圍之內,所以,某些廠家宣稱電器“全能”,更多的是一種商業炒作行為。有些家電產品附加的功能根本不實用。
有消費者吐槽說,去年買了一臺某品牌帶有無線遙控器的電熱水器,比普通熱水器貴三四百元。結果用了不到一個月,遙控器就壞了。
客服人員拿回去檢修好后,許先生發現在調溫時遙控器并不靈便,后來就干脆改成手工設置水溫,按普通的熱水器使用。許先生表示,現在他買家電產品時抱定一個原則,那就是功能相當的產品有機械型的,絕不要電腦控制的;有功能單一的,絕不要具備多種功能的。
由于需要在各種功能之間轉換,這對家電產品的結構、質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可能出現不安全的因素。此外,多功能家電就是把很多種不同的功能集中一件家電上,一旦有零件出現故障,那么就很可能要進行整體的更換。
從客觀上來說,一件工業產品承載的功能越多、越復雜,其出現故障的概率會自然提高,諸多功能中只要有一種功能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導致整個機器癱瘓。統計數據顯示,在目前小家電市場,多功能產品的平均故障率比單一功能的產品高出10個以上百分點。
大家在購買電器產品時,消費者要理性,不要盲目追求虛榮,輕信虛假宣傳,要根據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購買,只有這樣才不會為用不著的新功能花冤枉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