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區住了快20年,換過兩次壁掛爐了,雖然今年家里是新換的爐子,但以前取暖時壞過,心有余悸啊。”眼看著天氣一天天寒冷起來,家住雙井附近一小區的吳女士卻表示,自己心里對家中壁掛爐采暖沒底。
此前,吳女士家中的燃氣壁掛爐由小區統一購買安裝,“當初也說可以用十來年,但只使用了幾年后就壞了。”為了心安,自己向鄰居多方打聽后,最終找到小區里的一個店面,換裝了德國某品牌的壁掛爐。誰知僅使用了約七八年后,爐子又出現了問題。“現在新裝的爐子用了兩年感覺還好,但每年到了采暖季,心里都會提心吊膽。”吳女士說。
“我家是燃氣壁掛爐取暖的地暖。買房時開發商給配了壁掛爐,這才幾年時間,就不好使了。”家住順義的孫明表示,自家前年安裝了一臺九千多元的壁掛爐,“配合著自動溫控器,目前用著效果還不錯”。而之所以要新換壁掛爐,實在是“被迫”——前年冬天的一天,他家中的壁掛爐接口突然崩了,家里水流了一地,泡壞了不少東西,于是下決心換新的壁掛爐。“原來也沒太注意,估摸著還能用上幾年,誰知道開發商配的這爐子,前后只用了差不多六七年就壞了……”最終,他選來選去,選了英國的一個品牌,“剛裝兩年,目前挺安心的。”
對于壁掛爐的使用壽命,各商家給出的口徑大體一致——國產品牌基本使用年限在十年左右,而國外產品則多達十二三年甚至十五年,但使用壽命主要看家庭“實際”。此外,不論國產還是進口品牌,普遍的質保期只有兩年。“質保期兩年,出問題隨時找我。基本上你用個十年沒問題,當然得看你家具體的使用情況。”有商家如此表示。
“你家多大的面積?要國產的還是進口的?一般情況下用國產的就行,進口的貴點也耐用些”。在雙橋附近的一家壁掛爐售賣店,商家表示附近小區居民使用較多的是一款價格約六千元的國產品牌。該店面內,除了國產品牌外,也有來自意大利和英國的品牌壁掛爐。而在順義某小區附近的壁掛爐店,商家則直白地稱,壁掛爐“一分錢一分貨”,“貴點的質量更可靠些”。該賣家稱,自己服務于附近小區多年,“你家面積來看,我推薦用這款特價5800元的。要再便宜的店里也沒有了。”該店家稱,質保一般都是兩年,“除非人為損壞。”
記者發現,目前市面出售的燃氣壁掛爐價格相差較大。單價集中在三四千元至八九千元之間,價格昂貴者則高達每臺近兩萬元。除了價格五花八門之外,一些壁掛爐的品牌名也大搖大擺“打擦邊球”。
有市民反映,自己在選購壁掛爐時,遭遇“傻傻分不清”——有壁掛爐品牌與國外某些品牌高度相似,容易導致混淆。“現在叫依瑪的就有好幾種。國外有個依瑪我知道,好像還有個意樂,但國內也有個跟依瑪品牌很像的,就多了兩個字。你要問起來,商家一般會說主要部件都一樣。”有居民表示。而與歐洲品牌阿里斯頓相似的壁掛爐,同樣不少。“什么奧特斯頓、威克斯頓、帝斯頓、菲(飛)斯頓,叫‘斯頓’的就很多,傻傻分不清”。
如何選購家用壁掛爐、設備超質保出問題又該找誰維修呢?
“主要參考三個因素。第一是,盡量選擇正規廠家、市場穩定的大品牌。第二點,需查詢網點的規模和密度,參考服務的質量。一些小規模壁掛爐廠家頻繁更換品牌,容易讓消費者維修陷入困境。第三點,選擇具有較大保險公司承保的產品。”一名家電行業人士認為,目前我國壁掛爐行業仍處于高速上升發展的時期,但一些品牌的發展歷史卻并不長,缺乏較強大的團隊積累研發經驗。因此購買之前,消費者一定要做足功課,貨比三家。
如果遭遇所購買的壁掛爐超出質保期,需要維修服務,則建議用戶優先選擇壁掛爐的生產廠家或聯系維修。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