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對比度?
對比度定義是:同一點最亮時(白色)與最暗時(黑色)的亮度的比值,高的對比度意味著相對較高的亮度和呈現顏色的艷麗程度。對比度是傳統液晶的弱項,液晶電視的背光源是持續亮著的,而液晶面板也不可能完全阻隔光線,因此要實現全黑的畫面非常困難,這必然會影響顯示色彩層次的豐富程度。對比度是直接體現該液晶電視能否體現豐富的色階的參數,對比度越高,還原的畫面層次感就越好,圖像的銳利程度就越高,圖像也就越清晰。如果對比度不夠,畫面會顯得暗淡,缺乏表現力。現在一般液晶電視對比度都在400:1到600:1,不同產品在這個指標上存在比較明顯的差距,用戶在購買前應該注意了解這一指標。
2、什么是電視可視角度?
可視角度是指在屏幕前能看清顯示圖像的最大范圍,而超過這個范圍就會出現圖形不清楚。可視角度又分水平和垂直可視角度,分別指從畫面中央至左右(水平)和上下(垂直)能看清影像的范圍,其中水平可視角度大多對稱,垂直可視角度卻不一定,若水平可視角度與垂直可視角度相同會更好。一般而言,可視角度是以對比度變化為參照標準的。當觀察角度加大時,該位置看到的顯示圖像的對比度會下降,而當角度加大到一定程度,對比度下降到10∶1時,這個角度就是該液晶顯示器的最大可視角。由于crt電視的可視角度幾乎可以達到180度的極限,所以極少有人關注這一指標,但對于液晶電視來說,當背光源通過偏極片、液晶和取向層之后,輸出的光線便具有了方向性。普通液晶電視的可視角都在170度左右,雖然較crt電視還有差距但也基本夠用,很少有人在170度這樣的角度上欣賞電視節目。
3、什么是電視的接收制式?
視頻信號是一種模擬信號,由視頻模擬數據和視頻同步數據構成,用于接收端正確地顯示圖像。信號的細節取決于應用的視頻標準或者“制式”,目前全球有三大制式:ntsc(美國全國電視標準委員會,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pal(逐行倒相,phase alternate line)以及secam(順序傳送與存儲彩色電視系統,法國采用的一種電視制式,sequential couleur avec memoire)。由于使用的制式不同,存在不兼容的情況。就拿分辨率來說,有的制式每幀有625線(50hz),有的則每幀只有525線(60 hz),前者為pal制式,后者是北美和日本采用的標準,統稱為ntsc。ntsc標準還規定視頻源每秒鐘需要發送30幅完整的圖像(幀)。假如不作其它處理,閃爍現象會非常嚴重。為解決這個問題,每幀又被均分為兩部分,每部分262.5行。一部分全是奇數行,另一部分則全是偶數行。顯示的時候,先掃描奇數行,再掃描偶數行,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圖像顯示的穩定性,減少閃爍。
目前世界上彩色電視的三種制式,即ntsc、pal和secam制式,目前尚無法統一。我國采用的是pal-d制式,因此在我國使用的液晶電視至少要兼容pal-d制式,很多液晶電視都兼容以上的電視制式。需要提醒廣大網友的是:最好購買全制式的電視,以免以后使用中產生不便。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