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12月31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12月13號衛生部在網站發出通知表示,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正在開展地溝油檢測方法的研究和論證工作,并向社會征集檢測的方法,今天將是衛生部公開征集檢測方法的最后一天了,下面我們連線中國之聲記者馮會玲。
主持人:從10月份開始已經陸續有人將地溝油的檢測方法送到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這些方法從目前來看有沒有可行的方法來可以利用呢?
記者:其實今年8月,衛生部就征集到了北京、武漢、上海、陜西多家技術機構的五種地溝油檢測方法,并且組織13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先后對5種方法進行了3次檢驗和論證。專家組在公安部的配合下,還專程到山東采集了多種地溝油的樣本,同時還采集了合格的像玉米油、花生油、橄欖油和菜籽油等食用油樣本。
為了使樣本更具多樣性,他們還按照不同比例,把地溝油和食用油進行混合,最終確定了20多個盲樣,并且采用了專業化的雙盲實驗。雙盲實驗是指在驗證的過程當中,一組是食用油,另一組是不同濃度的地溝油,專家們在不知道具體分組的情況下,利用征集到的方法對油進行逐一檢查,看哪一種方法能夠把兩種油有效的區分開。但是遺憾的是,結果顯示五種方法都沒有辦法有效的識別地溝油。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的副所長王竹天說,地溝油在不斷的發生變化,過去的時候地溝油的氣味很大,靠鼻子就能聞出來,但是現在精煉程度比較高的地溝油無論是在外觀,還是在氣味上與正常的食用油都沒有任何的差別,靠感官是很難識別的。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