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桐柏山乍暖還寒。在程灣鄉石頭莊村的茶山上,茶農鄭保勉正在給茶樹澆水。“在縣鄉兩級的扶持下,去年我種茶的毛收入四五十萬元。這不,今年我又新發展茶園100多畝。”談起種茶,鄭保勉眉飛色舞。眼下,他承包的茶園總面積超過1000畝,注冊成立了桐柏縣黑明寺茶葉合作社,已吸納社員400余人,帶動200余戶茶農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來,像鄭保勉一樣,越來越多的農民依靠種茶走上了致富路。全縣目前有60多個村、6000余農戶從事茶葉生產,茶葉產品遠銷鄭州、西安、北京、沈陽等大中城市。全縣優質茶園種植面積已發展到5萬余畝,年產干茶千余噸。而由省委書記盧展工命名的“桐柏紅”茶,已數度亮相省內大型會議。
全方位扶持,擴大茶葉面積。該縣成立了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下設編制5人的茶產業發展辦公室。每月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及時研究解決茶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每月召開兩次茶產業發展會議,現場觀摩先進鄉鎮茶園,推進產業發展。把茶園發展納入全縣目標管理考評體系。去年新開挖茶園6000畝。堅持高起點規劃布局,聘請中國農科院茶研究所編制了《桐柏縣茶產業發展五年規劃》,明確了發展定位和主攻方向。對全縣宜茶山、水、園、林、路統一規劃,加快低產低效茶園改造力度,大力發展“桐柏玉葉”和“桐柏紅”優質茶區。該縣還對茶產業進行專項資金扶持,縣財政每年安排300萬元以上資金,專項用于扶持茶產業發展。
高標準管理,提升茶葉品質。實行茶葉標準化生產,制定了有機紅茶地方性標準,按照茶樹良種化、產品有機化、耕采機械化、加工清潔循環化等標準生產有機茶,并全面普及全自動炒茶機,提高衛生標準,實現品質上檔升級。健全完善茶葉科技服務體系,大力引進專業技術人員;組織開展茶葉采摘、生產加工等各類免費技術培訓活動,每年舉辦一屆茶葉品鑒定級大賽;引導茶農加入各級各類茶業專業合作社,實現技術、人才、市場三統一。
來源:河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