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俺這60多畝種的都是春玉米,因為春玉米產量高、上市早、價格高,所以每畝地經濟效益比普通夏玉米高兩倍。這50畝早秋白菜是西瓜茬,入冬后就能賣,菜收獲后不耽誤種晚茬麥,這樣一年三熟,每畝平均收入9000多元,比傳統農作物增加幾倍呢!”近日,商水縣平店鄉曾莊村村民朱保成領著筆者在充滿無限生機的田野里邊走邊看邊介紹。
今年42歲的朱保成,是全鄉種植能手和“幸福工程示范戶”。2002年,根據各大城市糯玉米熱銷且價格較高的“商機”,朱保成大膽嘗試,率先種了6畝早春糯玉米。他積極參加鄉村人口學校技術培訓,并認真鉆研生產管理技術,所產糯玉米棒子大、籽粒飽、無蟲害,一個能賣塊兒八毛,當年他家僅此一項增收1.2萬元。朱保成種糯玉米“一炮打響”、“一鳴驚人”,很多村民紛紛效仿。幾年下來,附近村莊糯玉米種植面積達幾百畝。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正當糯玉米市場飽和、經濟效益開始下滑之時,朱保成根據當地養豬場較多、畜牧業發展快、飼料需求量大,而且玉米往往在青黃不接這個空當期的價格比小麥還高這一“商機”,又開始轉型種起了“春玉米”。朱保成說:“盡管‘春玉米投資大、生長期長,但畝產量最高可達800多公斤,加之售價高,比普通夏玉米效益高了近一倍。”
近年來,為了把種植業做大做強,朱保成先后從20多個家庭中流轉土地106畝。在試驗、推廣種植糯玉米、春玉米的基礎上,他又巧打時間差,每年2月下旬用地膜小弓棚種植西瓜,“三夏”麥收期間西瓜提前上市,畝產量達4000多公斤,每公斤能賣1.2~1.6元,一畝西瓜可收入5000多元;西瓜在7月上旬收獲后及時種上優質大白菜,霜降前后大白菜陸續成熟上市,畝產量可達5000公斤,每畝又可收入2000多元。
“呵呵,你這個大‘地主真是一把種莊稼的好手呀!這樣一算,幾年下來你就成百萬富翁啦!”筆者說。見筆者開玩笑,陪同采訪的也編起了順口溜:“朱保成就是能,玉米瓜菜巧妙種,經濟效益增幾成,附近縣鄉都有名。”希望的田野里不時傳出一陣陣歡快的笑聲。
來源:河南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