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樂陵市碧霞湖水庫工作人員在清理泄洪口時意外捕獲一條“從來沒見過的魚”,該魚呈青黑色,頭平,口大,眼小,膚褶,四肢短扁而微蹼,體表光滑,有斑塊,體長62厘米,寬11厘米,體重為2.8公斤。經專家鑒定,確認是兩棲動物大鯢,俗稱娃娃魚。
“娃娃魚”學名大鯢,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珍貴的野生動物資源。因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被稱作“生物進化史上的活化石”。它多生長在幽靜的環境里,對水質的要求特別高,是現存的有尾類的兩棲動物中個體最大的。它用肺呼吸,能夠發出類似嬰兒的啼哭聲,主要產于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澗溪流中,所以較為少見。純野生娃娃魚要求的周圍環境比較嚴格,北方地區十分罕見,在該市碧霞湖水庫發現‘娃娃魚’應該屬于山東省首例。
針對這種情況,該市水產局積極迅速采取三大措施,促進三個轉變,切實保護大鯢資源,助推產業發展。一是加強技術指導,水產局專業工作人員要對“娃娃魚“的生存環境加以技術指導;希望能通過人工方式繁衍后代。二是引入社會資本,在搞好大鯢資源保護的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資源,打造大鯢特色水產養殖產業。三是加強行政執法,加大對非法捕捉、非法販賣等破壞漁業資源的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大對“娃娃魚”的保護力度.制定法律法規。(夜綠)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