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土地整治事業的第二個五年規劃——《全國土地整治規劃(2011~2015年)》日前發布。未來五年土地整治將邁出怎樣的步伐,由此決定。
這一輪規劃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其基本邏輯和亮點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國土資源部規劃司負責人。
新瓶裝新酒,內涵外延全面擴容
與2010年到期的《土地開發整理規劃》不同,“十二五”期間的規劃名為《全國土地整治規劃》。是新瓶裝舊酒,還是全面“升級擴容”?
“毫無疑問,是新瓶裝新酒。新一輪規劃是在我國經濟社會發生深刻變革、土地整治內涵外延發生深刻轉變的背景下編制完成的,原來的框架思路和目標任務已經‘包’不住了。”規劃司負責人表示。
10多年來,我國的土地整治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在范圍上,已由分散的土地開發整理向集中連片的綜合整治轉變,逐步演變為全域規劃、全域設計、全域整治;在內涵上,已由增加耕地數量為主向增加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改善生態環境并重轉變;在目標上,已由單純的補充耕地向建設性保護耕地與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相結合轉變;在手段上,已由以項目為載體向以項目、工程為載體結合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等政策的運用轉變。
“當前,土地整治已經由自然性工程轉變為綜合性社會工程,成為保發展、守紅線、促轉變、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基礎平臺,土地整治已上升為國家層面的戰略部署,對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節約優先戰略,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戰略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該負責人認為,本輪《規劃》的定位和層次很高,不僅要經過國務院批準,而且部分內容還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展延伸。
此外,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全國農用地分等定級成果、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估等一系列重大成果的相繼完成,也為本輪土地整治規劃編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支撐。
“十二五”時期的土地整治規劃要駛向何方?《規劃》的回答是: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首要目標,以推進新農村建設和統籌城鄉發展為根本要求,加快農村土地整治復墾,提高耕地質量建設,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基本農田,積極開展城鎮工礦建設用地整治,以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來源:國土資源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