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可能受到沖擊。3月1日,海關總署發布一則公告稱,來自新西蘭的原料奶進口關稅將上調至15%,原因是自新西蘭進口的原料奶在過去的3個月里進口總量已超全年限額。業內人士指出,這一新規出臺,將有利于減少中國乳業對新西蘭原奶的依賴性,同時有利于促進國內乳業發展,促進國內奶牛養殖業。昨天,部分乳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關稅上調將導致原料成本壓力增加,但短期內由于國內尚不能提供高質量、數量大的原料奶,因此暫時不會減少從新西蘭進口原奶量。新西蘭進口原奶關稅上調至15%據了解,我國是新西蘭乳制品及相關產品的最大進口國,每年從新西蘭進口的乳制品占全部乳品進口量的70%。近年來,由于中國與新西蘭簽訂有《自由貿易協定》,來自新西蘭的乳品每年可享受遞減1%的關稅下調優惠,國內很多乳品企業均采用新西蘭進口奶源。不過,今年度的新西蘭原料進口量提早超過限額。按照相關規定,當有關農產品[18.15 -0.98%]進口數量超過當年限額時,我國可通過附加關稅的方式對該產品實施特殊保障措施。記者昨天從海關總署獲悉,截至2011年2月22日,原產于新西蘭的脂肪含量大于1%未濃縮的乳及奶油本年度累計進口申報數量為1566.113萬噸,加上去年以在途方式進口的198.529萬噸,合計為1764.642萬噸,數量已超過今年1505萬噸的限額。因此,海關總署稱,自今年2月26日起,提高該商品進口關稅至15%。據悉,所謂“脂肪含量大于1%未濃縮的乳及奶油”,即用來制造奶粉的原料,業界稱之為“原料奶”。國內乳制品暫時不會漲價消化成本壓力“來自新西蘭奶源關稅上調”的消息,讓國內不少乳企都感覺原料漲價壓力不小。“我們今年的零售價已經定下來了,突然加稅,對企業成本壓力會增加。”新西蘭生命陽光中國公司有關負責人稱,成本壓力增加,但對公司影響有多大,目前尚難估計,要觀察一段時間才能評估。他指出,該公司產品零售價不會輕易改動,若能通過增大銷量來抵消上調關稅帶來的壓力,該公司可能就不調零售價。另一家廣東乳企則認為,“對乳制品企業影響較大。”該公司有關負責人稱,去年該公司從新西蘭進口的奶源關稅約10%,現突然上升5%,壓力很大,“我們公司一個月進口量為1萬噸,量大。”不過,該人士表示,盡管關稅上調,該公司短期內可能也不會減少進口量,其中原因,一是關稅上調的部分成本壓力,他們可以通過其他方法內部消化;二是目前在國內尚找不到像新西蘭奶源那樣供應量大、質量高的替代品。據業內人士介紹,原來新西蘭奶源具有全球價格最優、奶源質量好和供應量大的優勢,若進口至中國的關稅上調,有部分乳企可能會轉而尋找更優惠的奶源,比如轉向國內奶源。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指出,關稅的提高,對乳企而言,顯然增加了它們使用進口奶源的成本壓力,產品利潤被壓縮,企業收入、凈利潤等均受影響。他認為,部分乳企為了緩解成本壓力,可能會通過內部消化或部分提高產品市場價加以應對。建議:提高本國原奶質量重建消費信心多位乳業專家認為,關稅新規的出臺,將有利于我國乳業上游養殖產業的發展,減少中國乳企對國外奶源的過度依賴,進而促進中國乳業健康發展。乳業專家王丁棉分析,提高關稅可能是我國政府對國內奶牛養殖業采取的階段性保護措施。據他介紹,去年中國進口的大包裝奶源有41.5萬噸,這相當于350萬噸牛奶。美國乳品行業協會預測今年中國進口的奶源有50萬噸,相當于440萬噸牛奶,若加上其他乳品如乳清粉、半成品、成品等,進口奶有70萬噸相當于600萬噸牛奶。而中國一年的牛奶產出量為3500萬噸,進口奶量占中國牛奶量的18%,這樣高的比例,對中國乳業長遠發展是不利的。對進口奶源的高度依賴性,對中國奶牛養殖、乳品生產加工,都會有隱患。東方艾格高級乳業分析師陳連芳認為,關稅提高后,將鼓勵國內的乳制品企業提高本國原料奶的生產水平,減少對國外奶源的過度依賴,促進國內乳制品行業的發展。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稱,提高新西蘭原料奶關稅的原因,主要是為了保障國內奶源銷量。“自國內奶源出現問題后,許多企業改用進口奶源,對整個奶牛養殖環節造成極大的打擊,長期來看,停用國內奶源之舉并不利于我國奶業的發展。”多家乳企也都稱,對提高關稅,保護我國乳業表示支持和理解。不過,王丁棉也坦承,盡管關稅上調,在短期內中國從新西蘭進口的奶源量不會減少,加工企業依然會大量使用、進口奶源。原因是,一方面國內奶源確實存在短缺,需要從海外進口奶源;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目前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奶源、奶粉品質信心不足,有“崇洋”心理。他認為,當務之急,中國乳企要重建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消費信心,恢復誠信。 來源:阿里巴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