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是我國農作物播種面積之首,總產之最,單產之高的糧食品種,在糧食生產和消費中歷來都處于主導地位,而稻谷產量如何將關系到國家的糧食安全,引領糧食市場供給起著風向標的作用,詮釋著糧食余缺的先導,在連續八年的糧食增產,為國家抑制通脹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但在國內通脹預期和國際農產品價格不斷走強的影響下,2011年國內稻米市場跌蕩起伏,波瀾壯闊,在供求平衡有余,“秈強粳弱、稻強米弱“的經營格局下,機遇與風險并存。為著實引導企業把握市場,理性經,對此筆者就2012年國內稻米市場如何演繹簡作前瞻性的分析
一、2011年國內稻米市場回顧
2011年國內稻米市場和2010年表現迥然不同,總體呈現以下特點:秈強粳弱,稻強米弱,南強北弱的態勢。品種間走勢差異較大,粳稻高開低走,秈稻先強后弱。概括為:2011年國內稻米市場整體表現不溫不火,市場波動不大。隨著雙節臨近,銷區大米需求增加,稻米走貨逐漸好轉,局部地區價格小幅上揚,特別是2012年2月2日國家公布提高稻谷最低收購價水平后,稻谷收購市場價形成了新一輪的小幅上漲。據我區域內測算,市場每50公斤收購價較2011年12月初上漲1.43%(2012年2月2日后粳稻,中、晚秈稻收購價為142元),較年初中、晚秈稻上漲15.45%(2011年2月11日收購價123元),粳稻上漲5.97%(2011年2月11日收購價134元)。
1、生產情況
國家統計局2012年2月22日公布,2011年全年糧食總產達到11424億斤,比上年增產4.5%。連續八年豐收,其中稻谷產量4015.6億斤,比2010年增產2.6%。
2、供求平衡分析
銷售:隨著人口增加,稻谷口糧消費量繼續維持剛性增長,由于市場價格較高,2011年國內經濟發展速度預期放緩,稻谷用于工業,飼料方面的消費增速也將放緩,據中華糧網最新供需平衡表預計,預計本年度稻谷總供應量約4080億斤,需求量3755億斤,年度結余325億斤,全年稻米供求形勢好于上年,但區域性、結構性供求不平衡的較為突出,加劇稻谷市場的波動,尤其是中央及地方各級儲備補庫,對普通中、晚秈稻深受青睞,呈現供不應求的經營格局。
3、稻米價格走勢: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