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生產實現八連豐,蘋果生產實現面積質量品質全國第一,設施蔬菜面積位居西北地區第一……4月13日,在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陜西省農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效宏向大家報告了5年來陜西省農業發展情況。陜西省十一次黨代會以來的5年,是陜西省農業發展最快、農村變化最大、農民收入最多的5年。陜西省以發展現代農業為主線,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依靠科技提升農業生產能力,農業生產持續向好態勢,農業發展亮點紛呈。糧食生產實現八連豐。在土地面積剛性減少的情況下,陜西省通過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負責制,實施糧食單產提高工程,開展糧油高產創建活動,加大優良品種推廣,示范帶動糧食大面積均衡增產,糧食單產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平均畝產達到254公斤,較2007年提高了24公斤,總產達到1195萬噸,增長了11.9%。
蘋果生產實現了面積產量品質全國第一。2011年水果面積和產量分別達到1682萬畝和1333萬噸,較2007年增長了26.5%和41.9%。特別是蘋果面積達到935萬畝,較2007年增長了28.6%,產量達到903萬噸,占到全國蘋果總產的1/3和世界總產量的1/8,優果率達75%以上;第二大果類獼猴桃面積和產量分別達到75萬畝和74萬噸,較2007年增長了128.6%和145%,實現面積、產量全國第一,總產量已占到世界的1/3左右。
肉蛋奶產量穩定增長。陜西省通過實施畜牧收入倍增工程,推廣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模式,如今已建成旬邑、洛川和澄城3個百萬頭生豬大縣和160個萬頭生豬示范村、46個千頭奶牛場、101個部省級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實現了養殖方式由傳統的農戶散養向規模化養殖、產業化經營轉變。
此外,在設施蔬菜方面,陜西省通過實施百萬畝設施蔬菜工程,狠抓基地建設,大力推廣高效高產栽培、生物反應堆、無公害病蟲防治和水肥一體化等技術,蔬菜規模不斷擴大,產業水平穩步提升。2011年全省蔬菜面積達到687萬畝,產量達到1433萬噸。其中,設施蔬菜面積達到215萬畝,較2007年增長了66%,已成為西北地區設施蔬菜面積最大的省份。
5年來,陜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也有了顯著提升。陜西省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加快“三品一標”認證,實施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2011年底,全省市、縣、區普遍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檢測機構,全面啟動了45個縣農產品質量檢測站建設。認定無公害產地1165個、無公害產品1658個、綠色產品88家、有機食品103家,基地面積占全省耕地總面積近20%。
如今,在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指導下,陜西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5年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連續2年高于全省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其中,2011年達到5028元,較2007年增長了90.1%,提前一年實現了陜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本屆政府換屆,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的目標。(初蝶)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