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低于3塊一斤的蔬菜已經很少了。隨便買點菜,幾十塊錢就沒了。”每天去市場買菜的北京退休市民楊大媽近日總是忍不住抱怨。昨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與近期人們的感受一致,受食品價格上漲因素推動,3月全國cpi同比上漲3.6%,高于市場預期。并迅速終結了僅僅維持一月的“正利率時代”。
鮮菜價格高漲20%
由于此前2月份的cpi迅速回落至3.2%,創下了20個月以來的新低。有分析人士認為物價已經進入下行通道。然而,3月底,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隨著蔬菜價格的明顯上漲,食品價格依然是推動cpi高企的重要因素。3月份cpi同比上漲3.6%,其中食品價格上漲7.5%,鮮菜價格的漲幅更是達到了20.5%。食品在中國cpi中的權重約為30%。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食品價格上漲7.5%,并影響cpi總水平同比上漲約2.39個百分點。具體來看,糧食價格上漲4.3%;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11.3%(豬肉價格上漲11.3%);鮮菜價格上漲20.5%;水產品價格上漲11.4%;油脂價格上漲5.2%。僅僅是鮮果和蛋價有所下降。其中,鮮菜價格影響cpi就達到0.64個百分點。
從此前發布的數據看,截至3月31日,超七成監測蔬菜價格高于去年同期,大蔥、圓白菜、大白菜同比漲幅居前,分別為85.8%、63.6%、54.9%。
對此,高盛分析稱,3月份cpi通脹率反彈在很大程度上是蔬菜價格上漲所致。剔除蔬菜價格后cpi同比增幅約為3.0%,與2月份持平,并較1月份3.8%的同比增幅有所下降。
高盛認為,蔬菜價格上漲是2月份低溫所致,其影響應該是一次性的,3月份下半月以來隨著天氣條件好轉供應有所增加,蔬菜價格絕對水平及其同比增幅均已回落。因此高盛預計4月份cpi食品價格通脹將顯著放緩。
重回“負利率”時代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目前我國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3.5%,此前2月份cpi的漲幅為3.2%,低于1年期存款利率,但僅僅一個月后,3月cpi漲幅就反彈到3.6%,也使得“負利率時代”重啟。
來源:新京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