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肉吃,劉翔有點急。
運動員:你的豬肉能讓人放心嗎?
水上中心“斷肉”40天
很難想象,很多省市體育局訓練中心的官員會為這樣一件事緊張不已缺肉。如今,國家隊也陷入了“肉食危機”。
水上中心保障部副部長李仲一甚至對外透露,水上中心分散在全國各地的196名運動員已經“斷肉”40天,只能靠蛋白粉和帶魚補充蛋白質,“春節期間吃的都是素餡餃子。”按正常要求,一名運動員每天要吃8兩豬肉和8兩牛肉。
這一切與2012年1月19日國家體育總局的一則“禁肉令”有關。
所謂“禁肉令”,一是禁止運動員在外食用豬牛羊肉,二是各訓練基地在未確保肉食來源可靠的情況下,暫停食肉。
之所以有這一夸張的“禁肉令”,源于體育總局對瘦肉精的擔憂。
瘦肉精是能夠促進瘦肉生長的藥物的總稱,因其能促進蛋白質合成,被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列為禁藥。同時,因其作為飼料添加會直接危害人體健康,也被世界各國不同程度地禁用。
更重要的是,運動員對瘦肉精的敏感程度遠超普通民眾。李仲一在一次活動上稱,按照國家標準,每克肉中瘦肉精含量不能超過1納克,但具體到運動員,每克肉不能超過0.003納克,二者相差三百多倍。
一個奇特現象產生了在倫敦奧運年,中國運動員集體陷入了不敢吃肉的尷尬境地。
“瘦肉精太可惡啦,竟然危害到運動員。本人愿意無償捐贈一批豬肉……”大年初二這天,江蘇沛縣的養豬大戶劉慶亞在“中國江蘇網”上發布了這條信息。2012年2月24日,劉慶亞向江蘇省體育局捐贈了3噸價值近10萬元的豬肉。
然而,這樣的好事并不多。
近兩年,諸如“天津柔道隊養豬”、“馬拉松國家隊在麗江買土雞散養”等消息頻頻見諸報端。劉翔的家人也曾對媒體表示,考慮到瘦肉精等問題,劉翔已經多年不大吃豬肉。
千里尋豬,層層“安檢”
區別于使用復合飼料和抗生素的現代養殖技術,40歲的劉慶亞把他飼養的豬稱為“養生豬”。
這些豬吃的主要是劉慶亞自家加工的大豆、玉米、胡蘿卜、青草等,且堅決不給豬使用抗生素。自從上世紀90年代以后,這種傳統的養殖方式在規模化養殖中已經逐漸消亡。
由于拒絕速成“秘方”,豬的出欄時間長比別的養豬場多三四個月,定價高,劉慶亞養的豬銷路并不好。
來源:揚子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