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種已漸入尾聲,惠州博羅縣的種子經銷商們卻還在期盼春種銷售旺季的到來。“本該是旺季的生意不咸不淡,淡季就更困難了。”在福田鎮做種子零售的葉老板告訴記者,近兩年蔬菜種子銷量持續低迷,今年春種旺季也遲遲未見到來,“春種過去了都沒什么感覺”。
記者在年初曾隨機訪問佛山、惠州、茂名等地10家種子零售店,有8家明確表示店里去年營業額下降。廣東省多家蔬菜種子企業向南方農村報記者證實,廣東菜種市場近兩年表現低迷。一方面,人工價值持續上升,種菜不如打工的觀念讓播種面積減少,另一方面,蔬菜收購價波動頻繁,菜農自留種增多。
茄果瓜豆受影響
作為種子供應鏈的源頭,蔬菜種子企業最明顯地感受到蔬菜種植面積的變化。廣州亞蔬園藝種苗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紹賢介紹,近幾年廣東的苦瓜、茄子、辣椒等蔬菜種植面積進一步縮小。陳紹賢認為,葉菜類生長周期較短,可以及時調整品種,所以受大環境影響不大,瓜類和茄果類則受到一定的沖擊。
廣州農達種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利娃也表示,前年和去年廣東種子市場整體銷量偏低。“豆角、苦瓜品種比較明顯。菜農沒賺錢難,種子產業也沒賺到錢。”佛山市大瀝種子市場民安路種子店許老板告訴記者,2010年和2011年菜種生意很難做。“種子銷售一年比一年差。現在什么都在漲價,但菜種因為賣不動,還降了一點價。我這里的絲瓜種子一直很暢銷的,今年也賣不動。”
據了解,不僅珠三角菜區種子銷量降低,粵西、粵北等廣東蔬菜主產區也面臨著類似的困境。先正達種業(中國)有限公司廣州區域經理林友才介紹,菜種銷售的整體市場不好判斷,但種子企業在制種環節的謹慎動作佐證了這一點,一些種子企業主動減少了制種面積。另外,進口種子也受到波及。廣州市種子商會會長黃金(1660.00,-0.30,-0.02%)虹告訴記者,今年春季,廣東省實際進口的蔬菜種子較去年銳減了很多。
多因素打壓菜種
談到菜種銷量下行的原因,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是經濟大環境所致。陳紹賢表示:“我覺得這有一定必然性,現在人工越來越貴,種菜效益趕不上打工,一些農民干脆不種了。以前還有打工農民返鄉種菜,現在都很少了,人員成了單向流動。種菜面積萎縮,種子市場也跟著萎縮。”
來源:南方農村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