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市張家山街道蛟湖蔬菜專業合作社社員徐海根心情不錯,前些天他通過合作社把自家3畝大棚韭菜、大蒜等賣了出去,收入2萬多元。“種了這么些年菜,還是加入合作社更省心,不但改良了品種,學到了科學種菜技能,而且總能賣到好價錢。”有合作社撐腰,老徐種菜底氣十足。如今,該村有近300戶菜農加入了合作社,蔬菜種植面積超過1400畝,每畝菜地年收入由過去的3000元提高到6500多元。
在樟樹,像老徐這樣以合作社為靠山,實現增收致富的農戶有4.9萬戶。近年來,該市在發展現代農業進程中,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上聯市場、下帶農戶的橋梁紐帶作用,引導其一手抓農業新技術運用推廣,一手抓品牌化銷售,實現了規模化生產對接規模化服務,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市注冊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有184家,農民每年從中增收超億元。
樟樹素有“贛中糧倉”之稱,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市)”、“全國畜牧業百強縣(市)”和“全省水產養殖十強縣市”。近年來,該市依托優勢資源和主導產業,鼓勵并扶持農產品經紀人、農村能人、種養大戶、運輸專業戶和龍頭企業等領辦、合辦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大提升了農民組織化程度,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如今,該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范圍遍及糧食生產,油茶種植,生豬、水產、家禽養殖與加工,蔬菜和花卉苗木種植以及相關技術指導、服務等行業。除了引導農民“擰成一股繩”,農民專業合作社還充分發揮土地規模經營、連片種植的優勢,通過鄉土能人帶動、掛靠科研機構、聘請專家顧問等多種形式,推動規模化生產對接專業化服務,打通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實現了科技應用最大化。大橋街道松湖村“草莓大王”王柏平、王國如牽頭成立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率先引進奶油草莓新品種,吸引20多戶草莓種植戶入社,全村奶油草莓種植面積擴大到120多畝,年創收360多萬元。
在做優農產品品質的同時,該市農民專業合作社還積極向上申報名牌產品、注冊農產品商標,通過打造知名的特色農產品品牌,不斷拓展農產品的市場空間,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以前做板鴨心里沒底,一怕價格低,二愁沒銷路,現在這些都不是問題了。”永泰鎮板鴨協會會員、大觀村村民李富如家的院子里,擺滿了掛有商標牌的板鴨。在協會的運作下,“永泰”板鴨獲評江西省知名產品,不僅價格翻了一番,而且還遠銷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年產值超千萬元。目前,該市涌現出中國名牌產品“玉珠大米”、“春絲面條”以及“商州”枳殼、“永泰”板鴨等30多個享譽省內外的農字號商標和名牌產品,農產品外銷率達85%。
來源:江西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