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中午時分,筆者來到位于紹興縣孫端鎮新華村的紹興縣阿五湖羊場,正趕上湖羊的“中餐”時間。只見羊舍里一頭頭身材碩大的湖羊,正圍著一堆堆飼料吃得津津有味。一打聽,才知這些飼料中,除了豆粕、麩皮等常規精料外,還配比了豆腐渣、藥渣和銀杏渣等特殊成分。
阿五湖羊養殖場目前有標準羊圈20個,湖羊存欄5000余頭,是全省規模最大、標準化程度最高的湖羊養殖基地。
據場長鐘阿五介紹,以往,藥渣、銀杏渣等藥廠的下腳料,大都被當作垃圾直接處理掉,如今變廢為寶,成了湖羊的“滋補品”。吃藥渣配比飼料的湖羊,免疫力大大提高。如今,場里已形成了用藥渣、銀杏渣和豆腐渣喂羊,用羊糞換取蔬菜基地廢棄下腳菜作為湖羊青飼料的生態養殖模式,既有效利用了農業廢棄物,也提高了養殖場的經濟效益。去年,該場出欄2000頭肉羊和1000頭種羊,實現凈利潤200多萬元。
來源:神農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