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范水產養殖和苗種生產秩序,不斷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確保全年特別是亞沙會期間水產品質量安全,山東省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從4月開始至7月底在全市組織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整治行動。
此次整治以海參、鲆鰈魚、梭子蟹、鮑魚、對蝦等苗種及其產品為主,重點檢查省、市級漁業增殖站、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獲得無公害認證水產品生產企業、漁業專業合作社、國家級及省級水產原良種場以及2011年藥物殘留抽檢不合格的生產單位。通過整治,省、市級漁業增殖站、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水產原良種場和無公害水產品生產企業等生產單位100%建立生產、用藥和銷售記錄等制度措施,監管率達到100%,水產品藥物殘留監測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對陽性樣品生產單位執法查處率達到100%,市縣鄉村四級水產品質量監管模式在全市得到落實,提高育苗和養殖單位漁業專業合作社入社率。
目前,煙臺市正在組織各縣市區執法力量對海參、鲆鰈魚等育苗、保苗、養殖單位逐個鄉鎮、逐個漁村、逐個生產場所進行拉網式檢查,逐項登記,對違法違規問題依法責令整改,并予以行政處罰。
來源: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