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春季漁業生產的關鍵時期,江蘇南通通州區海洋與漁業局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人才優勢和服務功能,以“科技促進年”活動為契機,立足區域內漁業產業特色,積極開展形式豐富的科普服務活動,幫助漁民提高養殖技術水平,促進增產增效。
一是加強宣傳發動。在全區范圍內加強宣傳發動的力度,利用電視、廣播、報紙、信息網等媒體宣傳科學養殖的意義,對涌現的新典型通過報道來帶動周邊養殖戶;在養殖集中地區,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加大宣傳;把養殖新技術、新品種、新器械等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圖片來展示。通過宣傳,提高養殖戶學科技、用科技的意識。
二是開展漁業科技服務。派遣漁業科技入戶專家、指導員共25名技術人員分片入戶指導漁業生產:1、指導養殖戶重點做好池塘改造、清淤消毒、、水草栽種、苗種投放、餌料投喂等服務,解決他們在生產中遇到的各種技術難題。2、引導養殖戶引進、試養名優新品種,向養殖戶推廣使用曝氣式微孔增氧、自動投餌機等先進漁業機械3、利用水生動物實驗室為平臺,為養殖戶開展水質監測、苗種質檢、病害防治等服務。
三是舉辦漁業技術培訓班。海洋與漁業局在各鄉鎮和養殖集中區舉辦各類漁業科普培訓班,向廣大養殖戶講解名優品種的健康養殖技術、水產疫病防治知識、安全用藥知識等,提高養殖戶的專業素質和科技水平,開春以來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2次,受訓600多人次;開展科普講座、現場交流會6次,聽講430人次;發放《科學養魚》、《中國水產》、《科學養魚技術問答》等科技雜志1200本、技術明白紙2300余份。(通州區水產技術指導站)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