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從莆田秀嶼區海洋與漁業局獲悉,該局為切實落實好“十二五”安全生產專項規劃,保障漁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積極研究制訂了《秀嶼區“十二五”漁業安全生產工作實施方案》。
《方案》中關于“十二五”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思想,要求以全面落實“一崗雙責”和漁業船舶主體責任為抓手,創新體制機制,嚴格監管執法,加強“三基”建設,有效降低事故總量和傷亡人數,防范和減少較大事故、職業危害,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努力促進全區漁業安全生產狀況根本好轉。
《方案》進一步明確了至2015年的全區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目標,提出了八大工作內容。
一是加強典型引導推廣,督促漁船編組聯隊。要持續抓好漁船編隊出海生產,通過典型示范引導推廣,積極推動轄區漁船按大小、生產海域和作業類型等不同情況,完善編組,做到同出同進、信息共享,加強自救互救,有效提高安全保障,并保證在大風浪、大霧天等惡劣天氣自覺不私自出海生產。
二是加強漁船源頭管理,深化“三無”船舶整治。通過政策宣傳指導,全力推進漁船“小改大、木改鋼”工作;強化漁船檢驗,把好漁船檢驗安全關,保證漁業船舶具備安全航行和作業條件;開展“三無”船舶清理整頓,落實鄉鎮船舶、泡沫筏等的日常監管;牽頭組織鄉鎮、海事、邊防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強力推進,綜合整治。
三是加快通訊終端升級,完善應急指揮系統。結合船檢,通過有效步驟,做好海上漁業安全應急指揮系統cmda手持終端升級換代工作;督促新建造大中型漁船安裝并開機使用漁船防碰撞系統(ais),擴大ais應用面;加強區應急指揮平臺建設,充實完善區漁業搜救應急隊伍、制度建設,提升漁業應急救助能力。
四是推進漁船標識牌安裝,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通過宣傳引導,試點示范,嚴格要求,推進全區漁業船舶標識牌安裝工作,并不斷加強漁船信息化管理,不斷提高漁船的科學化管理水平,
來源:秀嶼區海洋與漁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