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市海洋與漁業局通過抓特色水產養殖業,來帶動漁業經濟的發展。伴隨著勞動力和種糧成本的提高,農民辛苦種糧一年,不僅賺不到錢,甚至虧本,嚴重挫傷了農民種糧積極性。為此,該局在調查研究臨海農業生產的實際現狀后,確立在淡水區域抓生態特色水產養殖業,來帶動漁業經濟的發展,促進農(漁)民增收。
發展生態特色養殖業,主要是合理安排和調整稻田平面與立體布局,做到“用地不占地、用水不占水”,“一地兩用、一水兩用”的效果,達到省地、省工;節肥、少藥;增產、增效;綠色、環保的功效。目前,臨海市已有生態特色水產養殖近5000畝,養殖模式主要有稻魚共生、稻蟹共生、稻蛙共生、蛙果(瓜)共生、稻鱉共生等,養殖品種包括田鯉、河蟹、甲魚、牛蛙、泥鰍等。通過推廣和示范,預計生態特色水產養殖效益在1000-20000元,可為農(漁)民增加收入3000萬元。
來源:臨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