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報道,蔬菜價格3月份漲幅高達20.5%,領跑cpi。百姓關心如何穩定菜價?今天(13日)北京市商務委和北京市農委宣布,今年將新增蔬菜直營直供店60家,減少中間環節,費用成本可以降低20%。但減少流通環節是否意味著菜價將不會高漲?
目前北京市九成以上的社區菜市場、個體蔬菜、水果門店的貨源都來自新發地、水屯、八里臺等等幾個大型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個體戶各自進貨,不僅浪費了很多資源,而且增加了運輸成本。北京市商務委提出,共同配送的方案,就是商戶提前一天向批發市場下單,批發市場可以進行共同配送,減少個體戶的配送成本。
此外,北京市還將新增蔬菜直營直供店60家?!爸睜I直供”就是不通過批發市場菜市場等中間環節,剛從田間地頭摘下的蔬菜很短時間內就能在直營店中出現。北京市商務委員會流通規劃處處長張德金說,直營直供店的商品,真正實現了物美價廉。
張德金:因為直營直供可以減環節,降費用,最終反映在老百姓買到的菜往往是比較實惠的。根據統計局的發布,6類12種89個新模式網點的蔬菜平均價格,低于全市平均價格的20%到50%,這是最有利的說服力了。
不過,張德金說,減少流通環節并不能完全解決菜價高的問題:
張德金:有些價格高是由生產、運輸、燃油費漲價、土地成本增加、人工成本增加。很多外圍因素,這并不是流通環節能夠決定的。我們的職責就是在最大限度的壓縮流通環節的成本。(記者張奧)
來源:中國廣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