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罐奶粉的成本不會超過100元,可是國內市場上‘洋奶粉’的零售價動輒三四百元,比境外貴一兩倍;還有一些打著‘洋奶粉’旗號的中國特供奶,價格也高得離譜,對消費者產生一定的誤導性。”一位專家抱怨,“洋奶粉”暴利已經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地步,但消費者對其肆無忌憚的連續漲價卻束手無策。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進口奶粉量價齊增,一方面是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則是行業的暴利驅使更多企業進口奶粉。值得關注的是,進口奶粉與國產奶粉的競爭正在向中低端延伸。以前,進口奶粉主攻高端市場,現在各種中小品牌和雜牌“洋奶粉”也蜂擁而至,向中低端市場挺進,直接蠶食傳統的國產奶粉市場。
“洋奶粉”暴利幾何?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現,國內市場上惠氏奶粉旗下高端品牌“啟賦”系列1階段產品900克零售價格為408元,號稱是新西蘭原裝原罐進口的光明培兒貝瑞奶粉定價418至458元/900克,同樣號稱使用新西蘭奶源并在新西蘭加工生產的紐瑞滋奶粉3階段1千克零售價為258元。一些消費者反映,中國市場上新西蘭或澳大利亞產奶粉,價格要比在新西蘭、澳大利亞超市里直接購買貴1至2倍。
以今年1月份上海海關關區進口奶粉平均價格每噸5103美元計算,1千克奶粉約合32元人民幣。據估算,即便加上包裝、運輸和銷售費用,每罐(900克)奶粉成本不會超過100元,而一些“洋品牌奶粉”市場零售價動輒200多元甚至400多元,堪稱暴利。
業內人士介紹,一些“貼牌”奶粉進入中國的成本價每罐只有80至100元,但其終端售價卻超過了200元乃至400元。
“更為暴利的還有牛初乳奶粉,實際上它比配方奶粉成本還要低。”長期關注乳品行業的上海銘泰銘觀營銷咨詢公司總經理勞兵稱,盡管牛初乳復合奶粉是寶還是草,目前還存在爭議,但在中國內地仍然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中國已成為牛初乳最大消費國。據估算,一些品牌牛初乳粉產品毛利率在10倍以上。由于相關標準的缺失,中國近期已暫停對牛初乳復合粉的進口。
來源:經濟參考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