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14日報道:(記者王勝先、吳雨)本周(9-13日)國內外宏觀經濟數據密集發布,國內gdp增速放緩,美國就業數據不佳以及歐債危機再抬頭等令市場承壓,前期強勢的油脂油料高位震蕩,較為抗跌,有色金屬普遍下跌,其中銅周跌幅近4%,領跌商品市場。
本周國內宏觀數據大都超出市場預期,最先公布的3月份cpi同比上漲3.6%,高于市場預期打擊市場多頭信心,但影響不大。市場大都認為這是短暫的反彈,上半年cpi總體呈回落趨勢未變。隨后公布的進出口貿易數據,不足10%的進口、出口增速顯示了國內外對商品需求的下降,令整個大宗商品市場承壓。國家統計局13日發布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8.1%,為2009年二季度以來的最低季度增速,低于市場普遍預期,令國內本已高開的商品市場,大幅回落。
而國際方面,美國連月來利好的經濟數據也在減少,本周公布的美國新增就業增幅為今年來最低,失業津貼申請人數增加。同時,近期西班牙、意大利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引發市場擔憂,打擊投資者信心。美國經濟復蘇放緩跡象增多、中國經濟放緩超預期、歐洲債務危機再起,利空氛圍濃厚,國內外商品市場承壓。
特別是原油、有色金屬等工業品,金融屬性及商品屬性都拖累其下行。紐約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周五收于每桶102.83美元,全周跌幅為0.46%;滬銅和倫銅跌幅皆在4%左右,北京中期研究院分析師吳崢崢認為,實體經濟不容樂觀,銅價依托金融屬性維持較高價格水準,后期市場仍會圍繞美國qe3預期炒作,國內方面仍需等待政策指引,下周銅價存在繼續下探可能。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