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使武昌魚名揚中外,成為湖北的水產“名片”。當然,湖北水產品名片除了武昌魚,還有湖北蓮藕。
資料顯示,湖北蓮藕種植面積及產量居全國第一,產量約占全國蓮藕總產量的三分之一。蓮藕已成為湖北省僅次于糧食(水稻)的第二大支柱產業。尤其是,武漢蔡甸蓮藕,已經成為水鄉湖北的又一個地理標志產品。
3月16日,記者跟隨本地藕販劉吉本坐上長途大貨車,從武漢蔡甸前往浙江金華販賣蓮藕。
親歷
武漢到金華販藕記
起點:武漢市蔡甸區烏梅村
終點:浙江省金華市農產品批發市場
車型:解放牌大貨車
車牌號:晉m60019
行程:700公里
耗時:17小時
路線:g70(武漢-黃梅)、g56(九江-婺源)、g60(衢州-金華)
3月16日武漢蔡甸陰
湖北蓮藕帶著泥巴銷浙江
3月14日,武漢市蔡甸區烏梅村,46歲的李左兵,在自己承包的500畝藕塘邊忙碌著,腳下是一筐筐新挖出塘的鮮藕,藕身上沾滿黑乎乎的塘泥。藕塘里,7名村里的老鄉穿著齊胸的水褲挖藕。
3月中旬的武漢,氣溫只有十攝氏度,穿著薄羽絨服的記者,站在岸上都覺得冷颼颼的,他們穿著水褲挖藕,不覺得冷嗎?老李說,他們上半身出汗,下半身是有點冷。水褲里面,塞滿了棉花、棉布等,里面還正常穿著冬裝,這樣站在冷水中才不至于刺骨冷。
老李說,7名挖藕工一天能挖3000斤左右。現在500畝的藕塘,挖藕已經到了尾聲,當然藕販子的收購價格也壓得很低。他說春節前后,一斤蓮藕能賣2元錢,慢慢地降價到1.5元/斤,現在只能賣到0.9元/斤。“挖四五天,湊個一萬多斤,就叫劉老板運走。”
他說的劉老板,就是蔡甸區永利蓮藕產地批發市場總經理劉吉本,50多歲的他,算是蔡甸蓮藕圈子里的能人,多年來一直負責蔡甸蓮藕外銷,每年都把幾十萬家蔡甸蓮藕賣往全國各地。
劉老板告訴記者,現在整個武漢市的蓮藕基本挖完,到了三月三藕農們開始種植今年的早藕了:“這兩天,在蔡甸和江夏組織了一批新鮮蓮藕銷往浙江。”
16日一大早,劉吉本就給記者打來電話,邀請記者和他一起去販藕。10時,記者趕到蔡甸永利蓮藕市場,老劉已經聯系好一輛外地大貨車,到烏梅村去拉李左兵挖出的一萬多斤藕。
來源:荊楚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