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搭載神州八號飛船“遨游太空”后返回地面的6粒大紅袍種子,在科研人員精心操作下,落戶武夷山市仙茗巖茶廠特辟的茶園生產試驗區。
當日,華僑大學茶業科學研究所、武夷山市茶葉局、福建神州航天育種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啟動航天大紅袍選育科研項目。太空大紅袍育種研究中心同時掛牌,北京方圓公證處已對大紅袍種子進行公證。
太空育種又稱空間誘變育種或航天育種,是集航天、生物和農業育種技術于一體的育種新途徑,是當今世界農業領域中最尖端的科技之一。它利用衛星、高空氣球或載人飛船將作物種子、微生物菌種等樣品搭載至太空,利用空間微重力、高真空、高潔凈、大溫差、弱磁場和高能粒子輻射等在地球無法模擬的太空條件,對生物材料進行誘變,促使物種遺傳基因發生突變,再返回地面選育新種質,培育新品種。
我國自1987年8月5日首次利用返回式衛星搭載植物種子以來,已成功進行10余次太空育種試驗,共有70多種植物的1000多個品種的種子進行了太空育種試驗,已有23個省市參與了航天育種工作,通過國家審定的品種有38個,80多個品種在大面積推廣。以往太空育種多集中于水稻、小麥及蔬菜,而今已延伸至林業中的用材林木、城市森林景觀的園林植物,還有當今被稱為能源植物的油料植物,其中部分品種已大面積推廣。去年11月,9.3克的武夷巖茶大紅袍種子,搭載神州八號飛船飛向太空,這是我國茶類物品首次登上太空。
據華僑大學茶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黃安民教授介紹,從現在起至2018年12月,主辦方的專家團隊將嚴格按計劃,對大紅袍航天育種開展專題研究,包括以每顆種子為單位建立觀察株,觀察記載每株茶樹的生物學習性,大紅袍優良單株品比試驗,建立無性苗與實生苗試驗區,大紅袍優良單株的生產試驗等,獲得優質高產科研實驗成功后,再逐步推廣航天大紅袍種植。(熊慎端王智群)
來源:閩北日報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