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革新”地溝油變“牛油”
每次熬油時都很臭,村民都不敢開窗子
在浙江金華市婺城區蘇孟鄉橋頭村的一幢民居,堆滿了各種裝有油脂塊的編織袋和鐵桶,有些油脂已融化并外溢到路基上,不時發出陣陣惡臭,房子四周圍著警戒線。這就是3月21日警方破獲特大跨省新型地溝油犯罪網絡中,重要嫌犯李衛堅從事煉制、存儲和銷售地溝油的場所。
在這幢房子的周邊裝了一些攝像頭。“你不要看這么幢房子,以前進進出出運油的車子很多,不少還是外地牌照的。李衛堅不但在房子里存放油脂塊,還自己煉油,每次熬油時都很臭,我們都不敢開窗子。”一位村民透露,這里煉油已有五六年,起初李自己煉的較多,后來是外面運過來的多。
李衛堅靠這起家,生意越做越大,接著他鼓動親朋好友集體加入這個地溝油犯罪網絡。他們開始四處向個人和黑窩點收購由動物廢棄物初煉的地溝油,價格從最開始的3000余元/噸一直飆升至案發前的近5000元/噸,而且收購區域也從金華本地拓展至浙江各地市。與此同時,李衛堅也在地溝油的煉制過程進行了“革新”,加入了牛角軟骨,使得地溝油的味道更加近似于“牛油”。
此后,李衛堅開始充當起地溝油銷售“掮客”,將這些油以7600元/噸的價格賣到重慶、江蘇、安徽和上海等地的多家正規油脂公司。僅從2011年1月到11月,李衛堅就獲利1000多萬元。在這些油脂公司中,有的是單純收購后通過精加工成“牛油”,有些除了收購外本身也進行此類地溝油的熬制。
反復熬制地溝油能“以假亂真”
以“食用油”、“牛油”等名義賣給食品加工企業
接下來,各油脂公司都會將這些地溝油進行精加工,且加工方法基本類似。加工的過程,首先要把油脂加溫融化,用水洗掉皮、毛等大塊的雜物。去水去雜后,這些油脂中還游離著一些細小雜質和異味,就需要加入白土進行沉淀,吸附這些油的異味。即使如此,這類油脂還會散發惡臭,還需多次高溫處理。
來源:揚州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