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浙江省政府召開全省新型畜牧產業體系建設工作會議,通報2011年浙江畜牧業總體情況,并規劃未來五年的發展。2011年,浙江省畜牧業養殖業產值達到546.33億元,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504元,分別占農業總產值的21.6%和農林牧漁業收入的23.1%,比2006年分別增90.7%和79.4%;全省肉、蛋產量分別比2006年增23.26%、36.72%,生豬等主要畜產品自給率保持在80%左右。浙江畜牧業資源稟賦并不優異,在經歷了從千家萬戶散養到適度規模養殖,從傳統規模養殖到生態化規模養殖兩次大的產業轉型后,浙江的畜牧業發展也面臨著進一步做大做強之困。為此,會議提出要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統籌推進、注重實效”的原則,以“保供給、保安全、保生態”為核心,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結合農業“兩區”建設,強化畜牧業基礎,創新產業組織和管理服務體制機制,著力推進新型主體培育和合作,提升產業集聚度和融合度;著力推進畜牧業生態化發展,提升資源化利用水平;著力推進科技創新和應用,提升畜牧業核心競爭力;著力推進現代化設施建設和應用,提升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著力推進新型動物防疫和衛生監督網絡建設,提升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到“十二五”末,浙江力爭基本建成新型畜牧產業體系,全省畜牧大產業產值達2000億元以上,其中畜禽養殖產值達610億元以上、飼料產值300億元以上,豬肉等主要食用畜產品自給率繼續穩定在80%左右,畜牧業規模化、標準化和生態化水平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組織化、設施化、專業化水平全國領先,核心競爭能力、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和畜產品安全監管能力明顯提升,初步打造成高效生態畜牧業強省。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