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雞、涼菜、壽司……如今商場超市中現做現賣的食品越來越豐富,不少市民喜歡選購回家直接食用。但這些自制食品能否達到安全標準?是否讓人吃得安心?消費者普遍心里沒底。近日,鹿城工商分局召開了全區商場超市現制食品工作會議,對商超現制食品提出了細致監管規定。
據了解,去年底,鹿城工商部門對轄區14家從事現場制售食品活動的商場超市進行了走訪和調查,對各類現制食品進行了抽檢。結果發現,現場制售行為總體情況較好,但也有不少超市存在不規范的地方。
例如,有的超市制售食品的標簽與實際配料不符,甚至還虛假標注;有的超市現制油炸食品,用的炸油反復利用,未及時更換,這些都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隱患。
鹿城工商分局食品監管科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此次對現制食品的從業人員、制作環境、包裝材料、廢棄食品處理方法等多方面都一一做了細致規定。“例如,此次我們規定的商場超市的現場制售食品標簽,內容就必須包括食品名稱、配料表、生產者、食用方法、生產日期、保存條件、保質期限,缺一不可。”
此外,由于添加劑使用情況受到消費者關注,此次會議還特別強調了現制食品所用添加劑的問題。工商部門規定,所有商場超市內的現制食品都要公示使用食品添加劑的信息,并建立食品添加劑使用記錄制度。今后,消費者到商超購置現制食品時,其使用了何種添加劑,添加劑的品牌、名稱、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都會在制售現場醒目位置看到。
來源:食品商務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