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4月24日報道:(記者袁軍寶、康淼)柴米油鹽醬醋茶,茶葉關系著民生。但近期不斷出現的“天價茶”卻讓人們感受到茶葉已成為少數人的“奢侈品”。專家認為,我國茶產業及茶企健康發展,須在繼續推廣“茶文化”的同時,注重適合現代生活節奏的新產品開發,走出一條更加“親民”的路線。
“天價茶”與茶產業規模不相稱
信陽毛尖春茶每斤售價13萬元、西湖龍井頭撥茶被拍出一斤18萬元的“天價”,熊貓糞便培育的“熊貓茶”每斤售價更是達近22萬元,據稱還將申請“世界上最貴的茶葉”吉尼斯世界紀錄……近日,頻出的“天價茶”讓許多民眾感嘆不已。
記者近日在山東、福建等地的茶葉銷售店看到,雖然十幾萬元一斤的茶葉并不多見,但上千元、上萬元的高價茶還是很多,每斤2000元的山東“魯山金毫”、每斤6000元的鐵觀音、每斤1.9萬元的大紅袍,許多茶葉店都有每斤過萬元的茶葉。
對于“天價茶”,許多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為制造噱頭而進行的炒作,同是也暴露出我國茶葉市場一些不正常現象。“現在一些高檔茶是買茶的不喝茶、喝茶的不買茶,因此許多購買者并不知道其質量如何而只認價格,這大大削弱了按質論價機制,從而也容易導致銷售者攀比,價格畸高。”福建安溪岐山魏蔭名茶有限公司董事長魏月德說。
魏月德告訴記者,目前茶葉過度包裝的現象比較普遍,在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價格,“有的包裝重量比茶葉本身的3倍還重,包裝成本占茶葉總成本的10%到20%”。
然而,在我國不少茶葉開始走向“奢侈品”的背后,卻是我國茶葉企業難以做大的尷尬局面。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評選出的2010年中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的銷售額合計約223.4億元,而有業內人士指出同樣經營茶葉及相關產品的立頓公司一年銷售就達到這個水平。
此外,我國大量的茶葉外銷也依然處于低級原材料階段。據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茶葉分會統計,2011年我國茶葉出口32.26萬噸,但金額只有9.65億美元,平均每公斤只有2.99美元,這和國內動輒幾百元幾千元一斤的茶葉反差巨大。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