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盼到五一,大連海鮮經營者們松了一口氣,在經歷了春節后與五一前的漫長淡季之后,這些靠海鮮為生的人迎來了開春以來的第一個銷售旺季。不過,面對熱銷行情,批發與零售環節表現大不相同,批發商薄利多銷注重走量,而零售商則依托節日期間強大的購買欲提高單價希望多賺一筆。因此,五一期間我市海鮮批發價格變化不大,而零售價格卻一路走高。
與節前相比,我市多種海鮮批發價格有所下降,根據黑嘴子海鮮批發市場提供的價格信息,小黃花魚最高批發價由節前的每斤11元降至9元,牙鲆魚的最低批發價格由每斤23元降至18元,鯧魚、鲅魚、大海螺的最高批發價格每斤都下降1元,海紅、海蠣子、蟶子等貝類的批發價格也有所下降。
據業內人士介紹,隨著天氣轉暖,漁船靠岸次數增加,從4月中旬以來我市海鮮價格持續下降。不過到了五一,批發價格仍未大幅上揚還是有些讓人意外。
“今年春節之后,貨就不怎么好賣,現在大家更追求走量,以穩定下游的客戶群,”從事海鮮批發的龍先生告訴記者,“所以即使過節了,批發商也沒敢大規模抬價。” 半個多月前,龍先生從舟山進了2萬斤鲅魚,進價每斤13.5元,“這個價比去年貴了大約2元錢,有點賣不動,”龍先生說,“當時只好以賠本的13.4元賣,賠本也得賣啊,不能爛在手里。”五一期間,銷量看漲,但龍先生也未敢過多加價,“最高就賣到15元一斤,刨去運費,一斤也就賺個六七角錢,趁著行情不錯,主要還是走量。”
與批發商的想法不同,“蟄伏”了三個月的零售商們大都想借過節小賺一筆。
在遼師附近的一處農貿市場里,劉先生在一米多寬的案子上擺了十多個品種的海鮮,許多都是平時并不大賣的。“就指著每年五一、十一和春節能多賺點,”劉先生告訴記者,“現在市場上品種很多,前段時間行情不好,大家都只敢賣點小黃花、鲅魚、蜆子這幾種尋常的,現在鯧魚、鱸魚、刀魚、海參、扇貝、海螺等等都敢拿出來賣。”與品種數量一起往上升的還有價格,記者看到,在批發市場里每斤9元的最好的小黃花魚,到了農貿市場里價格直接翻倍,被賣到18元,而在更靠近市中心的農貿市場里,其最高價格已被抬到25元。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批發環節,海鮮的價格還會繼續呈下降趨勢,而零售環節中,在節日過后,價格會很快恢復正常。(代煒)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