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中華糧網商務考察團從長春出發,開始了為期五天的東北三省一區春耕種植意向考察調研。
考察第一站為吉林德惠,當地農民呂大爺為我們介紹了玉米種植情況,截止目前布海地區玉米種植已經進入尾聲,預計在5月中旬將全部完成。他自家有兩公頃土地,全部種植玉米,種植品種以先玉335為主,雖然今年前期吉林地區出現了旱情,但是進入4月后幾次降雨對旱情有一定的緩解,所以播種時間與去年基本持平。
呂大爺說,去年新玉米上市后,自家是以每市斤0.85元出售的,雖后期價格上漲至“1元/斤”大關,但是整體收益較往些年也有明顯提高。今年,種子及化肥等農資價格上漲幅度遠不如人工及租地成本,新糧上市價格心理預計在1.1元/斤左右。
考察團行經黑龍江哈爾濱地區,我們沿途發現哈爾濱周邊玉米種植也基本結束,小部分地塊未播。在哈爾濱某國有糧庫,糧網記者了解到,預計2012年該市玉米種植面積為1560萬畝,較去年增加0.52%左右,主要是大豆改種,面積增加潛力在逐年遞減。從農村調查中發現,2012年種子、化肥等農資價格上漲幅度不大,但是租地成本上漲較為顯著,2011年租地價格為5000—5500元/公頃,2012年價格為6000—6500元/公頃,漲幅顯而易見。在整體價格上漲的基礎上,預計2012年新玉米開秤價格在2260元/噸,較上年上漲200元/噸以上,農民種植收益也將一定程度增加。
目前,哈爾濱周邊農戶余糧稀少,基本為自留糧,但賓縣相對較多,由于當地儲存方式較為先進,每年售糧偏晚,且近年來農民生活日漸富裕,資金來源更為多樣化,玉米銷售時間不如以往集中,售糧期也延長。
對于國內玉米后市,楊主任表示,在需求持續增長的今年,2012年玉米價格整體將呈現穩中趨升的態勢,但是后期也應該密切關注國家政策、進口動態及小麥替代等情況。
綏化是黑龍江地區另一玉米主產市,獨特的地理環境導致綏化地區玉米品質相對較好,周邊玉米深加工企業云集,例如中糧肇東、青岡龍鳳、明水格林及金玉等多家企業,商品糧內部消化率在25—30%之間,價格也為黑龍江省的高價區。
據綏化某糧食部門王科長介紹說,2012年綏化地區玉米種植面積增加明顯,主要來自大豆的改種。2011年大豆播種面積在365萬畝,2012年就下降至130萬畝,主要被玉米替代。改種主要由于大豆種植效益較玉米等品種偏低,導致大豆面積呈現下降趨勢。
截止目前,綏化玉米播種已經進入尾聲,水稻泡田正在進行中,預計在5月下旬陸續開始插秧活動,今年的播種時間與去年持平。2012年種植成本提升主要表現在人工、租地及燃油價格的上漲,租地價格上漲至4000—6000元/公頃不等,這為后期糧價底部價格形成了有力支撐。近日雖當地氣溫忽泠忽熱,但是對玉米生長暫時影響不大,不會出現粉籽現象。
對周邊深加工企業的了解發現,日前深加工企業仍保持積極收購態度,但農民存儲以地趴糧為主,銷售相對較早,企業上量已經明顯不如前期。目前深加工企業庫存仍有缺口,下游產品例如酒精及產業鏈較長的淀粉生產廠家利潤尚可,對玉米需求仍顯強勁。2012年貿易商正式收購在元旦之后,整體庫存低于去年同期,基本無大規模囤糧現象。
對于后市的看法,王科長表示,2012年玉米價格整體將繼續向上,局部價格小幅震蕩,新糧開秤可能維持在1.1元/斤左右。在國家維穩的大基調下,價格過度上漲可能性不大,后期進口及宏觀環境對市場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5月8日,中華糧網考察團將由大慶行至齊齊哈爾,途經泰來、坦途,最終達到白城,繼續對黑龍江另一玉米主產區各品種生產種植及市場情況,吉林西部雜糧改種情況進行考察調研,敬請關注。(夜南)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