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江蘇省最大的“菜籃子”凌家塘市場發布農副產品批發季度價格指數顯示,由于地產菜上市量增加,該市重點監測的43種主要蔬菜價格止漲緩跌;省農委提供的數據表明,今年一季度,江蘇人均每天蔬菜占有量已達0.7公斤,農民從“菜園子”獲得的收入,人均達800元。
江蘇人多地少,農業保供增收的矛盾十分突出。在保證糧食生產總量基本自給的前提下,江蘇近些年來出臺和實施了一系列保供增收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菜籃子”和“菜園子”“兩手抓”的保供增收體系,使蔬菜成為江蘇第一大經濟作物,園藝業成為農業產值第一大產業,去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中來自園藝業的比重達 1/5以上。“菜籃子”和“菜園子”建設,進入了一個科學健康的發展軌道。
近年來,江蘇積極開展設施園藝高效創建,突出高效規模化種植。2012年,江蘇省在落實好農業部安排的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任務的同時,新建200個省級園藝作物標準園;圍繞全年新增蔬菜播種面積150萬畝,大中城市綠葉蔬菜自給率達到80%的目標任務,重點實施設施蔬菜“十噸工程”,實現創建園區設施蔬菜全年畝產量達10噸,保障“菜籃子”產品有效供給,提升質量安全水平。
按照“單項技術菜單化、科學選裝配套化、系統集成標準化”的要求,江蘇還重點推廣園藝十大技術,加快蔬菜生產先進實用技術推廣應用。在省級農業三新工程中,將設施蔬菜生產、食用菌生產高效技術列入年度重大技術推廣計劃,設立設施蔬菜、食用菌技術推廣協作組,組織70多個單位開展設施蔬菜、食用菌高效生產技術示范,建設20個蔬菜科技綜合展示基地。2011年省級投入項目資金2000多萬元。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