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早稻栽插基本結束。據農業部農情調度,今年早稻面積實現恢復性增加,栽插進度快,科技含量高,秧苗素質好,目前長勢總體較好。
一是面積實現恢復性增加。在市場價格拉動、政策激勵和行政推動的共同作用下,各地采取有力措施,科學推進“單改雙”,早稻面積有望在連續兩年減少180萬畝的基礎上,實現恢復性增長。據農業部農情調度,預計今年早稻面積達到8800萬畝,比上年增加170多萬畝。其中,湖南增加70多萬畝,湖北、廣西分別增加30多萬畝,安徽、江西、廣東也穩中有增,其他省均基本穩定。
二是栽插起步晚進度快。受前期低溫陰雨天氣影響,早稻播種育秧有所推遲,但3月下旬后天氣轉好,氣溫回升,各地搶晴搶墑栽插,栽插進度明顯加快。截止5月8日,全國已栽插早稻8554萬畝,完成計劃的97.2%,進度與去年同期相當。據湖南省農業廳反映,目前除湘南部分地區“三熟制”早稻外,全省大部分早稻栽插基本結束,較去年提前3天左右。江西省反映,今年早稻栽插較去年提早5天左右完成。
三是苗情長勢普遍較好。今年各地狠抓集中育秧技術推廣,秧苗素質好,基本實現了壯秧下田,加之移栽后光溫條件適宜,非常有利于禾苗早生快發。目前,大部地區早稻進入分蘗期,苗情長勢普遍較好。湖南省早稻一、二類苗比例同比增加10個百分點,目前葉齡6.7葉,同比多0.3葉;平均單株分蘗數為0.9個,同比多0.1個。江西反映,今年基本沒有出現爛種爛秧現象,一、二類苗比例達到88%,同比增加3.5個百分點。廣西一、二類苗比例81.3%,同比增加5.4個百分點,長勢良好。
四是良種比例進一步提高。早稻主產區大力推廣超級稻、優質稻等品種,不斷提高良種覆蓋率。廣東早稻良種覆蓋率達 95%,優質稻面積1000萬畝,占早稻面積的71.5%;雜交稻800萬畝,比重達57%。湖北大力推廣鄂早18、兩優287等優質早稻品種,國標三級以上優質稻面積490萬畝,優質率85%以上,雜交稻品種占50%。廣西超級稻715萬畝,占早稻面積的48.1%,同比增加89萬畝。
五是關鍵技術推廣力度加大。今年中央財政首次安排1億元用于扶持南方早稻集中育秧。各地狠抓集中育秧、旱育秧、機械插秧等技術推廣,有效遏制了直播稻。據農業部農情調度,今年早稻集中育秧面積1000多萬畝,擴大一倍以上。其中湖南增加330萬畝,江西增加217萬畝,湖北增加126萬畝。預計今年直播稻面積600多萬畝,比上年減少400萬畝。江西省早稻機插面積375萬畝,機插率達16.5%;拋秧面積1300 萬畝,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廣西拋秧面積達1218萬畝,其中免耕拋秧526萬畝。湖南機插秧面積增加20%以上。
針對目前早稻生產存在的病蟲害防控壓力較大、氣象災害的不確定性較大等問題,農業部要求各級農業部門立足抗災奪豐收,繼續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切實加強技術指導,狠抓各項防災減災措施落實,力爭今年早稻有個好收成。
(初桃)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